汉语拼音 | Ban jiu wo
|
傣药名 | 丹晒
|
别名 | |
中药材基原 | 为豆科植物小叶三点金草的全草。
|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 小叶三点金草 Desmodium microphyllum(Thunb.)DC.又名:碎米柴《纲目》。
多年生草本,具木质根。茎平卧,分枝多,纤细,无毛。三出复叶互生,叶柄细弱,长约3mm,基部有1对钻形托叶;小叶片椭圆形或长圆形,以中间1片较大,长2~9mm,有时达17mm,先端圆形,具短尖,基部圆形或心形,上面无毛,下面疏被紧贴的短柔毛。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疏生6~10(~18)花;花梗长7~15mm,花小,粉红色,长约5mm;萼长4mm,萼齿线状披针形,顶端成刺毛状,较萼简长3倍;花冠蝶形,旗瓣近圆形,先端微凹,翼瓣贴生于龙骨瓣;雄蕊10,2体;雌蕊1,花柱内弯。荚果通常4节,长12mm,阔3mm,有时2或3节,被短毛,每节有种子1粒。花果期5~9月。
生草丛中或灌木林中。分布于江苏、安徽、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台湾、四川、贵州和云南等地。
|
采收加工 | 夏季挖采,洗净切断,晒干备用。
|
药材鉴别 | |
化学成分 | 含生物碱,三萜皂苷,香豆素,糖类,蛋白质,油脂,挥发油(essential oil),酸性树脂,鞣质(tannin),酚类(phe-nols)[1].
|
药理作用 | 止咳平喘 用氨水喷雾引咳法,斑鸠窝水浸出物腹腔注射对小鼠有显著镇咳作用。用酚红法,上药灌胃未见有祛痰作用。豚鼠腹腔注射有明显的预防组胺性哮喘的作用。对豚鼠离体气管,能对抗组胺或乙酰胆碱引起的气管平滑肌收缩[1]。
|
性味 | 味苦,气微腥、臭,性凉。入风、土塔。
|
功效 | 调补四塔,收敛止泻,消肿止痛。
|
主治 | 主治“拢栽线栽歪”(心慌心悸),“接短鲁短”(腹泻腹痛),“鲁旺鲁短”(小儿腹泻),“答办改泵”(肝、脾肿大)。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10~15g。
|
注意事项 | |
附方 | 1.治“拢栽线栽歪”,“接短鲁短”斑鸠窝15g,曲枝叶下珠10g。煎汤内服。
2.治“鲁旺鲁短”斑鸠窝10g。煎汤内服。
3.治“答办改泵”斑鸠窝15g,对叶榕15g。开水泡,送服五宝药散(雅叫哈顿)5g(见马连鞍条)。(1~3方出自景洪市名傣医康郎仑验方)
|
傣药名与别名出处 | 《西双版纳傣药志》
|
参考 | 《中华本草》傣药卷
|
斑鸠窝_傣药名:丹晒
上一篇:盆架树_傣药名:理丁盖 下一篇:单叶吴茱萸_傣药名:烘南晚
近期内容
- 印度枳_傣药名:麻丙罕 1544次
- 木荷_傣药名:埋吐罗 1471次
- 大叶斑鸠菊_傣药名:当毫温 1544次
- 黄花稔_傣药名:罕满龙 1470次
- 蔓荆_傣药名:管底 1515次
- 马齿苋_傣药名:帕拨凉 1570次
- 土连翘_傣药名:埋宋戈 1456次
- 野花椒_傣药名:麻献 1540次
- 两面针_傣药名:嘿喃活 1500次
- 夜花_傣药名:沙板嘎 1428次
- 黄牛木_傣药名:埋丢闷 1507次
- 黄瓜_傣药名:滇常 1455次
- 绣球防风_傣药名:芽冬买蒿 1443次
- 姜黄_傣药名:毫命 1541次
- 水牛角_傣药名:槁怀 1443次
- 常绿荚蒾_傣药名:埋昂 1458次
- 水牛胆_傣药名:咪怀 1514次
- 九翅豆蒄_傣药名:贺姑 1472次
- 大麻药_傣药名:托也腾 1388次
- 香茅草_傣药名:沙海 1620次
热门内容
- 马连鞍_傣药名:麻新哈布1954次
- 金刚纂_傣药名:些拎1794次
- 斑鸠窝_傣药名:丹晒1727次
- 黄球花_傣药名:山黄广1635次
- 刺天茄_傣药名:麻王16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