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 | Yin du zhi
|
傣药名 | 麻丙罕
|
别名 | |
中药材基原 | 为芸香科植物木橘的幼果。
|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 木橘 Aegle marmlos(1.) Corr.又名:孟加拉苹果《植物分类学报》。
落叶小乔木。枝具坚硬长刺。叶互生,指状三出复叶;小叶质薄,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3.5~7.5cm,宽1.5~3.5cm,无毛,有较多透明腺点,傍侧2小叶无柄或几无柄,中央小叶具长柄,边缘略具细圆锯齿。花两性,白色,聚伞圆锥花序腋生;花颇芳香,花梗被柔毛;萼4~5浅裂或深裂,细小,萼片卵形,边缘被缘毛;花瓣4~5,覆瓦状排列,肉质而厚,长圆形,长约1cm或更长,开花时张开;雄德多达50枚或更多,不同程度的合生成3~4束,花丝短,钻形,花药甚长,直立;花盘极细小,花柱短,柱头纺锤状,有纵沟,子房圆筒状,上部较狭。果实圆球形或广长圆形,直径5~13cm,8~16室,每室有种子多粒,果皮木质化,坚硬,暗黄色,果肉黄色。种子长圆形,略扁,藏于透明的黏胶质内。
生于海拔600~1200m的村寨、缅寺旁。我国台湾及云南西双版纳州、耿马县有栽培。原产印度。
|
采收加工 | 果实未成熟时摘下,切片晒干或鲜用。
|
药材鉴别 | |
化学成分 | 幼果含三叶木橘碱(marmeline),木橘酰胺(aegeline),欧前胡内酯(imperatorin),别欧前胡内酯(alloimper-atorin),花椒素酚(xanthotoxol)[1]。
|
药理作用 | |
性味 | 味苦、微涩,气腥,性凉。入水、土塔。
|
功效 | 清火解毒,补土健胃,涩肠止泻。
|
主治 | 主治“拢沙龙接火,说凤令兰”(咽喉肿痛,口舌生疮),“拢蒙沙嘿”(腹痛腹泻,赤白下痢),“多温多约”(体弱多病)。
|
用法用量 | 内服:磨取汁,15~30ml;或研粉,3~5g。
|
注意事项 | |
附方 | 1.治“拢沙龙接火,说凤令兰”印度枳适量。用水磨汁内服、含漱。(景洪市傣医波为三验方)
2.治“拢蒙沙嘿”印度枳适量。用水磨汁内服,或研细粉服。(景洪市傣医波波验方)
3.治“多温多约”印度枳、香附等量。舂细,开水送服,每次3~5g。(西双版纳州傣医院傣医康郎香验方)
|
傣药名与别名出处 | 《西双版纳傣药志》
|
参考 | 《中华本草》傣药卷
|
印度枳_傣药名:麻丙罕
上一篇:大叶斑鸠菊_傣药名:当毫温 下一篇:木荷_傣药名:埋吐罗
近期内容
- 木荷_傣药名:埋吐罗 1471次
- 大叶斑鸠菊_傣药名:当毫温 1544次
- 黄花稔_傣药名:罕满龙 1470次
- 蔓荆_傣药名:管底 1515次
- 马齿苋_傣药名:帕拨凉 1570次
- 土连翘_傣药名:埋宋戈 1456次
- 野花椒_傣药名:麻献 1540次
- 两面针_傣药名:嘿喃活 1500次
- 夜花_傣药名:沙板嘎 1428次
- 黄牛木_傣药名:埋丢闷 1507次
- 黄瓜_傣药名:滇常 1455次
- 绣球防风_傣药名:芽冬买蒿 1443次
- 姜黄_傣药名:毫命 1541次
- 水牛角_傣药名:槁怀 1443次
- 常绿荚蒾_傣药名:埋昂 1458次
- 水牛胆_傣药名:咪怀 1514次
- 九翅豆蒄_傣药名:贺姑 1472次
- 大麻药_傣药名:托也腾 1388次
- 香茅草_傣药名:沙海 1620次
- 羽萼_傣药名:化水顿 1399次
热门内容
- 马连鞍_傣药名:麻新哈布1954次
- 金刚纂_傣药名:些拎1794次
- 斑鸠窝_傣药名:丹晒1727次
- 黄球花_傣药名:山黄广1635次
- 刺天茄_傣药名:麻王16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