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草网
搜索

叶因_别名:挖耳草、鹤虱草、野烟

一级分类
常用植物药
二级分类
分类
叶因
年份
hieh in
别名
挖耳草、鹤虱草、野烟
来源
菊科植物天明精 Carpesium abrotanoides L.的全草、果实。
形态特征
多年生直立粗壮草本,茎高60~100厘米。上部多分枝,密被短柔毛,有明显纵条纹。单叶互生,下部叶宽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6~8厘米,宽4~7厘米,顶端钝或锐尖,基部楔形,边有不规则的钝齿,被短柔毛,下有细小腺点。花黄色;头状花序卵球形,多数,沿茎枝生于叶腋,近无梗,总苞钟状球形。花期6~8月,果期9~10月。
生态分布
生于村旁、路边荒地、溪边及林缘。产于广西灵川、桂林、金秀、柳州、南宁、龙州、平果、凤山、南丹等县市;分布于我国华东、华南、华中、西南各省份以及河北、陕西;朝鲜、日本、越南、缅甸、锡金、伊朗、俄罗斯等也有分布。
采集加工
夏秋季采,鲜用或晒干备用。
性味
味苦,性寒。
功效
清热解毒,利尿,化痰,破血,止血生肌,杀虫。
传统应用
治咽喉肿痛、气管炎、胸膜炎、肝炎、肝硬化、疮疡肿毒、蛇虫咬伤、瘰疬、下肢溃疡。
用法用量
15~60克,水煎服,或用鲜根、叶捣烂调醋取汁含漱;外用适量捣敷或水煎洗。
方例
化学成分
全草含倍半萜内酯,天名精内酯酮,鹤虱内酯[1],大叶土木香内酯[2],依瓦菊素[3],天名精内酯醇,腋生依瓦菊素,11(13)-去氢腋生依瓦菊素[11(13)-dehydroivaxillin][4],特勒内酯,异腋生依瓦菊素及11(13)-二氢特勒内酯[11(13)-dihydrotelekin][5]。
药理
1.抗菌作用  50%全草煎剂用平板挖沟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1]。
出处
中国瑶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