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 | Pen jia shu
|
傣药名 | 理丁盖
|
别名 | |
中药材基原 | 为夹竹桃科植物盆架树的茎皮、根和叶。
|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 盆架树 Winchia calophylla A DC.
乔木,高达30m,胸部直径约1.2m。枝轮生,受伤后流出白色乳汁;小枝绿色,具纵沟,老时成圆筒形,落叶痕明显。叶对生或3~4片轮生,纸质,椭圆形、长圆形或披针形,长5~16cm,宽2~5.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内卷,腹面有光泽,背面淡绿色,侧脉每边20~50条,彼此相距约2mm;叶柄长l~2cm。花序长约5cm,多花;花梗长约3mm,无毛;花萼裂片阔卵形,长约lmm,外面无毛或被稀微柔毛;花冠白色,冠管长约5mm,外面的上部稀被微柔毛,裂片阔椭圆形,向左复盖,长3~4mm,宽约2.5mm;花药长1~1.5mm;子房上位,花柱丝状,暗褐色,有纵浅沟。种子长9mm,宽3mm。花期4~7月,果期8~12月。
生于海拔600~1400m的季雨林中。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和云南等地。
|
采收加工 | 四时可采,叶、根及茎皮切碎,晒干备用;或用鲜品。
|
药材鉴别 | |
化学成分 | 从根中分离得到生物碱:马钱子苷(loganin),鸡骨常山碱氯化物(echitamine chloride),Nb一去甲基鸡骨常山碱(Nb-demethylechitamine),Nb一去甲基鸡骨常山碱 N一氧化物(Nb-demethylechitamine N-oxide)[1]。
|
药理作用 | |
性味 | 味苦、微涩,性寒。入水、风塔。
|
功效 | 清火解毒,止咳化痰平喘,祛风止痒,凉血止血。
|
主治 | 主治“唉,拢习火”(咳嗽,哮喘),“拢梦曼”(荨麻疹),“兵洞烘洞飞暖”(皮肤瘙痒,斑疹,疥癣,湿疹),“把办哦勒”(外伤出血)。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10~15g;或研末,1~2g。外用:鲜品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
注意事项 | |
附方 | 1.治“唉,拢习火”盆架树皮20g,灯台树皮20g,甘草10g,丁香5g。舂细混匀内服,每次l~2g。(景洪市傣医波的应验方)
2.治“拢梦曼”盆架树叶、灯台树叶备适量,煎水外洗。(景洪市傣医波温验方)
3.治“把办哦勒”盆架树鲜叶适量,捣烂外敷伤处。(勐腊县傣医波儿验方)
|
傣药名与别名出处 | 《西双版纳傣药志》
|
参考 | 《中华本草》傣药卷
|
盆架树_傣药名:理丁盖
上一篇:毛叶算盘子_傣药名:丹约亮 下一篇:斑鸠窝_傣药名:丹晒
近期内容
- 印度枳_傣药名:麻丙罕 1544次
- 木荷_傣药名:埋吐罗 1471次
- 大叶斑鸠菊_傣药名:当毫温 1544次
- 黄花稔_傣药名:罕满龙 1470次
- 蔓荆_傣药名:管底 1515次
- 马齿苋_傣药名:帕拨凉 1570次
- 土连翘_傣药名:埋宋戈 1456次
- 野花椒_傣药名:麻献 1540次
- 两面针_傣药名:嘿喃活 1500次
- 夜花_傣药名:沙板嘎 1428次
- 黄牛木_傣药名:埋丢闷 1507次
- 黄瓜_傣药名:滇常 1455次
- 绣球防风_傣药名:芽冬买蒿 1443次
- 姜黄_傣药名:毫命 1541次
- 水牛角_傣药名:槁怀 1443次
- 常绿荚蒾_傣药名:埋昂 1458次
- 水牛胆_傣药名:咪怀 1514次
- 九翅豆蒄_傣药名:贺姑 1472次
- 大麻药_傣药名:托也腾 1388次
- 香茅草_傣药名:沙海 1620次
热门内容
- 马连鞍_傣药名:麻新哈布1954次
- 金刚纂_傣药名:些拎1794次
- 斑鸠窝_傣药名:丹晒1727次
- 黄球花_傣药名:山黄广1635次
- 刺天茄_傣药名:麻王16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