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唐亮_别名:旱禾树、鸭屎木、利桐木
一级分类 | 常用植物药
|
二级分类 | |
分类 | 沙唐亮
|
年份 | sah dorngh ndiangx
|
别名 | 旱禾树、鸭屎木、利桐木
|
来源 | 忍冬科植物珊瑚树Viburnum odoratissimum Ker的根、树皮、叶。
|
形态特征 | 常绿灌木或乔木,高2~15米。枝有小瘤状凸起的皮孔。单叶对生,椭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长7~20厘米,宽4~9厘米,顶端急尖或钝,基部宽楔形,边全缘或近顶部有疏锯齿,侧脉4~5对,背面脉腋有束毛。花白色,合生,5裂;圆锥花序项生或倒生短枝顶端。核果卵状长圆形,熟时黑色。花期4~5月,果期7~9月。
|
生态分布 | 生于疏林或灌丛中。产于广西融水、梧州、容县、桂平、贵港、防城等县市;分布于云南、贵州、湖南、广东、福建、台湾、浙江、江西等省份;日本至印度也有。
|
采集加工 | 全年可采,晒干备用或鲜用。
|
性味 | 味辛,性温。
|
功效 | 清热祛湿,通经活络,拔毒生肌。
|
传统应用 | 治感冒、风湿疼痛、跌打损伤、骨折。
|
用法用量 | 根9~15克,树皮30~60克,水煎服;外用根皮或叶适量捣敷。
|
方例 | |
化学成分 | 全株含绿原酸,琥珀酸,槲皮素,芸香甙[1]。
|
药理 | |
出处 | 中国瑶药学
|
下一篇:朴老中_别名:扫把技、沙松
近期更新
- 麻铃咪端_别名:赂铃豆、假花生、黄疸草、马口铃
- 铜麻铃咪_别名:自消容、大猪屎青、猪铃豆、响铃豆、大金不换
- 突结_别名:黄豆、黑豆、黑大豆
- 瓢介虫_别名:推车虫、推粪虫、牛屎虫
- 跌当端_别名:路边菊、脾草、马兰丹、田边菊
- 雷成真
- 肥心使端_别名:八仙草、小飞扬藤、红丝线、血见愁
- 落懂紧_别名:红簕勾蕊、糖刺果
- 堂愁_别名:南柴胡、柴胡、狭叶柴胡
- 铜安亮_别名:桉树、桉、加里树
- 铜别己_别名:大白芨
- 囊并咪_别名:铁扫帚、蛇利草、鱼串草、绒球马鞭、夜关门、串鱼草
- 波腩辅雷梅_别名:地蜂子、三爪金、地蜘蛛
- 铜腩诺姑美_别名:珍珠风、大叶斑鸠米
- 握麻红_别名:小饿蚂蝗、胃痛草
- 别双_别名:砒石
- 荒棉咪_别名:喝呼草、感应草、怕羞草
- 各托_别名:蚂炸、蝗虫
- 加_别名:虾
- 烈当端_别名:鸡眼菊、地胡椒、白顶草
- 温真亮_别名:风箱树根、水杨梅根、水泡木、水鸭木、大叶水杨梅
- 铜毛告棒_别名:野猫骨、狸肉
- 骨七涯_别名:贯众、黄狗蕨
- 失高
- 唐元
- 培耐针_别名:独根草
- 荣元
- 缺同那_别名:华石龙尾、风肿草
- 骨相咪_别名:路边青、青蛇仔
- 骨胆咪_别名:筋骨草、苦地胆、散血草
- 得克紧端_别名:小蓟、尖叶小蓟
- 结棒咪_别名:鸡骨草、母鸡草、石门坎、大黄草、黄头草、红母鸡草
- 缺钳朗_别名:瓜子藤、念珠藤、过山香
- 铜罐紧_别名:大猪尾、千斤力
- 结莫晴美_别名:鸡眼藤、猪糖藤
- 鹅杠咪_别名:抽筋草、鹅肠莱
- 温刹咪_别名:一箭球、金钮草
- 元六泥_别名:伏龙肝
- 歇紧衣垂_别名:一口两嘴
- 歇追红_别名:白眉、一枝香
- 婆朝告_别名:山田七、仙白草、山白菜
- 骨兰楼_别名:小青、五兄弟、五托莲
- 归_别名:螺蛳
- 仍怀_别名:蟹、螃蟹
- 元别_别名:蟑螂
- 婆莫亮变
- 八佩解_别名:飞鼠、天鼠、挂鼠
- 赖撒_别名:红孩儿、半边莲、八多酸
- 辣培蒜_别名:红花石蒜、独蒜、老鸦蒜
- 歇条黄旁_别名:蛇头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