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中医药膳进行辨证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是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便秘、腹泻或两者交替等)为特征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属中医学“腹痛”、“腹泻”、 “便秘”等范畴。多因饮食不当、气候变化(尤其感寒)、劳倦过度、情绪紧张等诱发,反复发作,慢性迁延。运用中医药膳进行辨证治疗,疗效颇佳。
一、脾胃虚弱型症见大便时溏时泻,夹杂不消化食物或粘液,稍进油腻或饮食不慎即加重,神疲食少,食后脘闷,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则: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方一:莲子、糯米各200克炒香,茯苓100克。共研细末,加白糖适量混匀做糕,蒸熟后切块即成。
方二:白术30克,干姜6克,鸡内金15克,熟枣肉O.25公斤,面粉适量。前三者研粉,枣肉制成枣泥,加面粉和面做薄饼,烙熟进食。
二、脾胃阴虚型症见大便于结,甚如羊屎状,数日一行,或伴腹痛、腹胀,饥不欲食,口咽干燥,心烦少眠,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则:养阴润肠导滞。
方一:雪梨f或鸭梨)0.5公斤,蜂蜜O.25公斤。梨洗净去柄核,切片后煮至七成熟,水将耗干时,加蜂蜜和少许清水小火煮透,待冷罐存备食。
方二:沙参、麦冬、玉竹、生地各 10克,同煎取汁,入少量冰糖,代茶饮。
三、脾肾阳虚型症见黎明前脐腹作痛,肠呜即泻,完谷不化,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则: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方一:补骨脂15克,猪腰1个洗净切小块,共炖熟后加少许食盐调味,每日分2次服食。
方二:山药、芡实各50克,加粳米 100克煮粥,入红糖调味,早晚分食。 四、肝气乘脾型症见每于恼怒、紧张或抑郁诱发,腹痛则泻,泻后痛减,肠鸣矢气,胸胁胀闷,纳食减少,舌淡红,苔白,脉弦。
治则:抑肝扶脾。
方一:橘子0.25公斤(去皮核),加白糖50克腌渍一日,置锅中以小火煨至汁液耗干,待冷捣泥,入白糖、炒芝麻粉适量,混匀为馅。取荞麦粉0.5公斤和面,包馅饼烙熟即成。
方二:佛手5克,玫瑰花6克,沸水冲泡,代茶饮。
五、寒热互结型症见大便粘溏不爽,便意频作,肛门坠胀,脘痞不思食,喜暖喜按,或伴恶心欲呕,口干口苦,舌苔腻而微黄,脉缓滑。
治则:寒热平调,升清导滞。
方一:绿茶10克,干姜3克(切丝),放入瓷杯中,以沸水冲泡,温浸片刻趁热频服。
方二:取白萝卜榨汁30毫升,加饴糖20毫升,沸水适量搅匀饮用。
六、血瘀气滞型症见腹痛如刺,痛有定处,食后及入夜明显,面色晦滞,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涩。
治则:活血化瘀,和络止痛。
方一:白糖0.5公斤,加水适量熬至浓稠,放人香橼粉15克,砂仁粉10 克,拌均继续煎熬至丝状时停火。将糖倒在瓷盘中,待冷切块即食。每次3 块,日2次。
方二:桃仁、生地各10克,同煎取汁,入粳米100克煮粥,粥熟加桂心粉 2克,红糖10克,每日1两次分服。
七、寒湿内盛型症见腹痛肠呜,遇寒加重,大便清稀,甚如水样,手足不温,或呕吐清水,食欲不振,舌苔白腻,脉沉缓。
治则:温里止泻。
干姜粥:干姜2克,高良姜3克,粳米50克。干姜、高良姜取汁去渣,再入粳米共煮,粥成后少量服用,逐渐加量,早晚各1次。 张晓年
一、脾胃虚弱型症见大便时溏时泻,夹杂不消化食物或粘液,稍进油腻或饮食不慎即加重,神疲食少,食后脘闷,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则: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方一:莲子、糯米各200克炒香,茯苓100克。共研细末,加白糖适量混匀做糕,蒸熟后切块即成。
方二:白术30克,干姜6克,鸡内金15克,熟枣肉O.25公斤,面粉适量。前三者研粉,枣肉制成枣泥,加面粉和面做薄饼,烙熟进食。
二、脾胃阴虚型症见大便于结,甚如羊屎状,数日一行,或伴腹痛、腹胀,饥不欲食,口咽干燥,心烦少眠,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则:养阴润肠导滞。
方一:雪梨f或鸭梨)0.5公斤,蜂蜜O.25公斤。梨洗净去柄核,切片后煮至七成熟,水将耗干时,加蜂蜜和少许清水小火煮透,待冷罐存备食。
方二:沙参、麦冬、玉竹、生地各 10克,同煎取汁,入少量冰糖,代茶饮。
三、脾肾阳虚型症见黎明前脐腹作痛,肠呜即泻,完谷不化,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则: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方一:补骨脂15克,猪腰1个洗净切小块,共炖熟后加少许食盐调味,每日分2次服食。
方二:山药、芡实各50克,加粳米 100克煮粥,入红糖调味,早晚分食。 四、肝气乘脾型症见每于恼怒、紧张或抑郁诱发,腹痛则泻,泻后痛减,肠鸣矢气,胸胁胀闷,纳食减少,舌淡红,苔白,脉弦。
治则:抑肝扶脾。
方一:橘子0.25公斤(去皮核),加白糖50克腌渍一日,置锅中以小火煨至汁液耗干,待冷捣泥,入白糖、炒芝麻粉适量,混匀为馅。取荞麦粉0.5公斤和面,包馅饼烙熟即成。
方二:佛手5克,玫瑰花6克,沸水冲泡,代茶饮。
五、寒热互结型症见大便粘溏不爽,便意频作,肛门坠胀,脘痞不思食,喜暖喜按,或伴恶心欲呕,口干口苦,舌苔腻而微黄,脉缓滑。
治则:寒热平调,升清导滞。
方一:绿茶10克,干姜3克(切丝),放入瓷杯中,以沸水冲泡,温浸片刻趁热频服。
方二:取白萝卜榨汁30毫升,加饴糖20毫升,沸水适量搅匀饮用。
六、血瘀气滞型症见腹痛如刺,痛有定处,食后及入夜明显,面色晦滞,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涩。
治则:活血化瘀,和络止痛。
方一:白糖0.5公斤,加水适量熬至浓稠,放人香橼粉15克,砂仁粉10 克,拌均继续煎熬至丝状时停火。将糖倒在瓷盘中,待冷切块即食。每次3 块,日2次。
方二:桃仁、生地各10克,同煎取汁,入粳米100克煮粥,粥熟加桂心粉 2克,红糖10克,每日1两次分服。
七、寒湿内盛型症见腹痛肠呜,遇寒加重,大便清稀,甚如水样,手足不温,或呕吐清水,食欲不振,舌苔白腻,脉沉缓。
治则:温里止泻。
干姜粥:干姜2克,高良姜3克,粳米50克。干姜、高良姜取汁去渣,再入粳米共煮,粥成后少量服用,逐渐加量,早晚各1次。 张晓年
上一篇:防治肺心病药膳五款
近期更新
- 御膳房师傅巧用冬虫夏草为武则天治病
- 冬季养生美味食疗方盘点
- 五款药膳滋补汤不容错过
- 秋季养生中医推荐你的六款药膳藕
- 男人补肾养精食物——鱼鳔炖猪蹄可补肾养精
- 男人阳虚要少吃茭白
- 经期吃什么好 膳食调理轻松过
- 美味补肾的药膳汤 增你浩荡男子气
- 冬季中医推荐萝卜养生菜七款
- 初春时节促肝气升发芹菜食疗方
- 月经不调吃什么 调经药膳治疗好
- 中医如何补肾 药膳食疗吃出来
- 时值冬季膏方养生保健康
- 摆脱手脚冰凉困扰七个关键
- 初春上班族要做好膳食调理
- 补充膳食纤维可消除疲惫感
- 冬日不可盲目滋补 应因人因时因地而异
- 延年益寿药膳—熙春酒方
- 延年益寿药膳—山楂核桃饮
- 老年人应常吃的膳食搭配
- 立冬的药膳养生
- 延年益寿药膳—百草脱骨扒鸡
- 老年人的牛奶膳食原则
- 主治老人感冒的药膳
- 秋冬补肾正当时 从吃下手真功夫
- 新春养肝不妨试试六道药膳
- 秋季滋阴 首选药膳
- 老年人应多食花生膳食
- 中医药文化长廊
- 服食枸杞子延年却老的方法
- “六驾马车”完善糖尿病中医教育
- 喝四物汤的女人不用做美容!这个汤该怎么喝!
- 109项中医药团体标准发布
- 老年人为什么不宜长期吃粥
- 专家提醒:老年人不宜长期吃粥
- 夏季进食药膳有讲究 应因时、因人而异
- 温针排刺疗法
- 药膳调理重获“黄金睡眠”
- 用血糖负荷(GL)指导膳食
- 怎祥使不溶性膳食纤维易释出
- 皮蛋有营养 小孩少吃 几招买好皮蛋
- 延年益寿的药膳:熙春酒方
- 中医药膳帮你治疗春季湿疹
- 房事养生药膳
- 夏季如何排毒养颜 推荐8款食物
- 膳食钎维四误区
- 十个方面发展中医药产业
- 平衡膳食必须由多种食物组成
- 毛豆 蔬菜中“膳食纤维之王”
- 桐庐县中医药发展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