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叶铁线蕨_傣药名:芽呼话

汉语拼音
Shan ye tie xian jue
傣药名
芽呼话
别名
牙护哈
中药材基原
为铁线蕨科植物扇叶铁线蕨的全草。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扇叶铁线蕨 Adiantum flabellulatum 1.又名:过坛龙《植物名实图考》,乌脚枪《全国中草药汇编》。 多年生草本,高20~50cm。根茎短而直立,被狭披针形鳞片。叶柄丛生,直立,有光泽,紫褐色,长达25cm;叶片扇形,长10~25cm,宽8~22cm,鸟足状二叉分枝,各枝再一回或二回分枝,中央羽片最大,条状披针形,先端钝头;小羽片斜方状椭圆形至扇形,交错互生于叶轴两侧,具被毛的短柄,叶脉不明显,扇状分叉。孢于囊群椭圆形,生于小叶背上缘或叶脉顶端,密接,囊群盖与孢子囊群同形,由叶绿锯齿反折而成。 生于海拔100~1100m的林下阴湿处,或阳光充足的红壤地。分布于我国中南、西南和浙江、江西、福建、台湾等省区。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洗净晒干备用,鲜品随用随采。
药材鉴别
化学成分
全草含黄酮苷,有机酸,氨基酸,酚类及糖类[1]。
药理作用
性味
味微苦,性寒。入水塔。
功效
清火解毒,退热,敛疮收口。
主治
主治“拢害埋冒龙”(高热不退),“兵洞飞暖龙”(疔疮痈疖脓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煎汤洗。
注意事项
附方
1.治“拢害埋冒龙”扇叶铁线蕨15g,煎服。 2.治“兵洞飞暖龙”扇叶铁线蕨适量,煎水外洗。(1、2方出自景洪市傣医波为三验方)
傣药名与别名出处
《西双版纳傣药志》、(德宏)
参考
《中华本草》傣药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