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叶_傣药名:摆满帅
汉语拼音 | Sang ye
|
傣药名 | 摆满帅
|
别名 | |
中药材基原 | 为桑科植物桑的叶、树浆。
|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 桑 Morus alba 1.又名:家桑《日华子》,桑椹树《救荒本草》。
落叶乔木,高3~7m或更高,通常灌水状。植物体含乳液。树皮黄褐色,枝灰白色或灰黄色,细长流生,嫩时稍有柔毛。叶互生;叶片卵形或椭圆形,长5~10cm,最长可达20cm,宽5~11cm,先端锐尖,基部心形或不对称,边缘有不整齐的粗锯齿或圆齿;叶柄长1.5~4cm;托叶披针形,早落。花单性,雌雄异株;花黄绿色,与叶同时开放;雄花成柔荑花序;雌花成穗状花序;萼片4裂;雄花有雄蕊4;雌花无花柱,柱头2裂,向外卷。聚花果腋生,肉质,有柄、椭圆形,长l~2.5cm,深紫色或黑色,少有白色。花期4~5月,果期6~7月。
全国各地有栽培。以江苏、浙江一带为多。
|
采收加工 | 采叶晒干备用。鲜品随用随采。
|
药材鉴别 | 性状鉴别 本品多皱缩、破碎。完整者有柄,叶片展平后呈卵形或宽卵形,长8~15cm,宽7~13cm,先端渐尖,基部截形、圆形或心形,边缘有锯齿或钝锯齿,有的不规则分裂。上表面黄绿色或浅黄棕色,有的房小疣状突起;下表面颜色稍浅,叶脉突出,小脉网状,脉上:被疏毛,脉基具簇毛。质脆。气微,味淡、微苦涩。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黄绿色或黄棕色。上表皮有含钟乳体的大型晶细胞,钟乳体直径17~77μm。下表皮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4~6个。非腺毛单细胞,长50~230μm。草酸钙簇晶直径5~161μm;偶见方晶。
|
化学成分 | 叶含甾体及三萜储类化合物:牛膝甾酮(inoko-sterone),蜕皮甾酮(ecdysterone)[1],豆甾醇(stigmasterol),菜油甾醇(campcsterol),羽扇豆醇(lupcol),β一谷甾醇(β-sitosterol)及其乙酰衍生物[2,3]和β-香树脂醇(β-amyrin)[4]等。黄酮及其苷类:芸香苷(rutin),槲皮素(quercctin)[5],异槲皮苷(isoquer-citrin)[6],桑苷(moracetin)[7],桑黄酮(kuwanon)I[8]。香豆素及其苷类:香柑内酯(bergaten)[1],伞形花内酯(umbelliferone),东莨菪素(scopolctin)[4,9],东莨菪苷(scopolin)[9],羟基香豆精(hydfoxycoumarin)[10]。挥发油:缬草酸(valeric acid),异缬草酸(isovaleric acid),愈创木酚(guaiacol)[11]和丁香油酚(euge-nol)等[12]。氨基酸及肽类:脯氨酸(proline),精氨酸(argi-nine)[19],门冬酰胺(asparagnie),赖氨酸(lysine)[4]等,还含谷胱甘肽(glutathlone)[15]。生物碱:腺嘌吟(adenine),胡芦巴碱(trigonelline)[16]。此外,还含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9]。等。
|
药理作用 | 1.降血糖作用 桑叶和蜕皮甾酮对四氧嘧啶引起的大鼠糖尿病或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抗胰岛素血清引起的小鼠高血糖症均有降血糖作用[1,2]。蜕皮甾酮促进葡萄糖转变为糖原[2]。桑叶中含的某些氨基酸能刺激胰岛素分泌,为体内胰岛素分泌和释放的调节因素[3]。
2.抗菌作用 鲜桑叶煎剂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均有较强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亦有一定抑制作用[4]。高浓度桑叶水煎剂;主体外有抗钩端螺旋体作用[5]。
3.其他作用 蜕皮激素能促进细胞生长,刺激真皮细胞分裂,产生新的表皮使昆虫蜕皮。对人体也能促进蛋白质合成[6]。用乙醇提取的桑叶中植物雌激素,喂饲小鼠可减慢生长速度[7]。
4.毒性 将10%桑叶注射液注射于兔股四头肌或滴入兔眼结膜囊内,均未发现有局部刺激作用。豚鼠过敏性试验为阴性。对羊红细胞未见溶血反应[8]。
|
性味 | 味微苦,气清香,性凉。入水、风塔。
|
功效 | 清火解毒,止咳化痰,消肿止痛,杀虫止痒。
|
主治 | 主治“兵哇皇,唉米习特来,拢沙龙接火”(风热感冒,咳嗽痰多,咽喉肿痛),“兵洞飞暖龙”(疔疮痛疖脓肿)。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或泡服,10~15g。外用:树浆适量,擦患处。
|
注意事项 | |
附方 | 1.治“兵哇皇,唉米习特来,拢沙龙接火”桑叶20g,艾纳香15g,槟榔青嫩叶15g。开水泡服或煎汤内服。(勐腊县傣医波溜燕验方)
2.治“兵洞飞暖龙”桑树浆汁适量,外擦患处。(景洪市傣医波为三验方)
|
傣药名与别名出处 | 《西双版纳傣药志》
|
参考 | 《中华本草》傣药卷
|
上一篇:扇叶铁线蕨_傣药名:芽呼话
下一篇:龙骨_傣药名:鲁那
近期更新
- 印度枳_傣药名:麻丙罕
- 木荷_傣药名:埋吐罗
- 大叶斑鸠菊_傣药名:当毫温
- 黄花稔_傣药名:罕满龙
- 蔓荆_傣药名:管底
- 马齿苋_傣药名:帕拨凉
- 土连翘_傣药名:埋宋戈
- 野花椒_傣药名:麻献
- 两面针_傣药名:嘿喃活
- 夜花_傣药名:沙板嘎
- 黄牛木_傣药名:埋丢闷
- 黄瓜_傣药名:滇常
- 绣球防风_傣药名:芽冬买蒿
- 姜黄_傣药名:毫命
- 水牛角_傣药名:槁怀
- 常绿荚蒾_傣药名:埋昂
- 水牛胆_傣药名:咪怀
- 九翅豆蒄_傣药名:贺姑
- 大麻药_傣药名:托也腾
- 香茅草_傣药名:沙海
- 羽萼_傣药名:化水顿
- 姊妹树_傣药名:嘎沙乱
- 四方蒿_傣药名:杂芽优麻
- 老虎楝_傣药名:几补
- 阉鸡距_傣药名:勒盖端
- 吉龙草_傣药名:英辛
- 槟榔青_傣药名:锅麻过
- 多荚草_傣药名:多爹烈哇
- 缅茄_傣药名:麻嘎喝罕
- 节鞭山姜_傣药名:贺哈囡
- 泽兰_傣药名:香帕曼
- 三条筋_傣药名:埋宗英龙
- 矩叶酸藤果_傣药名:麻桂荒
- 酸木瓜_傣药名:宋麻瓦
- 李子_傣药名:麻曼勒
- 缩砂仁_傣药名:麻娘
- 四棱豆_傣药名:吐崩
- 八角香兰_傣药名:麻罕
- 老虎芋_傣药名:汪别
- 蜂蜜花_傣药名:景亮
- 箭毒木_傣药名:埋广
- 绞股蓝_傣药名:芽哈摆
- 千张纸_傣药名:锅楞嘎
- 辣椒_傣药名:匹
- 白粉藤_傣药名:嘿宋些
- 野柿_傣药名:麻禾藤
- 茴香豆蔻_傣药名:波丢勐
- 鹧鸪花_傣药名:叫沙短
- 水薄荷_傣药名:荒嫩
- 山鸡椒_傣药名:沙海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