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树_苗药名:绞寡

汉语拼音
Goushu
苗药名
绞寡
苗药拼音
giot guat
别名
det xit hsenb豆细生(贵州黔东南);jenbnox紧略(贵州毕节)楮实子,楮实,楮桃
中药材基原
为桑科植物构树的果实。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L.)Vent 落叶乔木,高达20m。茎、叶具乳液,嫩枝被柔毛。叶互生;叶片卵形,长8~18cm,宽6~12cm,不分裂或3~5深裂,无端尖,基部圆形或心形,有时不对称,边缘锯齿状,上面暗绿色,具粗糙伏毛,下面发绿色,密生柔毛;叶柄长3~10cm,具长柔毛;托叶膜质,早落。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为腋生肉荑花序,下垂,长5cm,萼4裂;雄蕊4;雌花为球形假头状花序,有多数棒状苞片,先端圆锥形,有毛,雌蕊散生于苞片间,花往细长,丝状,紫色,方筒状卵圆形,为花萼所包被。聚花果肉质,球形,橙红色。花期5月,果期9月。 生于山坡林缘或村寨道旁。分布于华东、华南、西南及河北、山西、陕西、贵州等省区。
栽培与养殖
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应性较强,耐干旱,耐湿热。对土壤的选择不严,以向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土壤栽培为宜。 栽培技术:用分根繁殖,亦可用分蘖、压条繁殖。分根繁殖:一般在冬季落叶后,选结果母枝,在其四周,挖掘根部,剪取15~20cm长的根段栽种。培育1~2年后移栽。苗高60~100cm时,选早春萌芽或冬季落叶后,按行株距5m×5m开穴,穴底要平,施腐熟厩肥,每穴栽一株,填土压实,浇水。因雌雄异株,以栽培雌株为主,适当栽培雄株,以便授粉。幼苗期4月、7月时松土除草,施追肥。
采收加工
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备用。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果实呈扁圆形或卵圆形,长1.5~3mm,直径约1.5mm,表面红棕色,有网状皱纹或疣状突起。一侧有棱,一侧略平或右凹槽,有的具子房柄。果皮坚脆,易压碎,膜质种皮紧贴于果皮内面;胚乳类白色,富油性。气微,味淡。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红棕色。①果皮栅状细胞多数个相连,壁粘液化,常与含晶厚壁细胞相连。断面观呈圆柱形,长(径向)40~132μm,宽(切向)12~26μm,细胞壁有纵向细条纹增厚,增厚部分的边缘呈细齿状。底面观呈多角形,条纹状增厚壁的基都呈圆点状。②内果皮厚壁细胞黄棕色或淡黄色。断面观细胞极扁薄,上、下多层重叠,界限不清楚;表面观细胞扁平,呈多角形,直径24~74μm,有不规则波状分枝,壁极厚,木化,具点状纹孔,胞腔不明显。③种皮表皮细胞近无色,表面观呈多角形,直径11~18μm,垂周壁厚约2μm,呈念珠状,或孔沟细密,非木化,胸腔内含黄棕色物质。④含晶厚壁细胞棕黄色,成片或数个相连。断面观呈类长方形,直径10~25μm,壁厚,木化,胞腔内含矩圆形草酸钙簇晶;表面观呈多角形,壁厚。⑤小型厚壁细胞类圆形或多角形,直径8~21μm,壁厚4~8μm,孔沟稀少。⑥草酸钙簇晶呈椭圆形、短圆形或类圆形,直径7~26μm,长至35μm,先端平钝,棱角小,存在于厚壁细胞中或散在。
化学成分
果实含皂苷(0.51%)、维生素B及油脂[1]。种子含油31.7%,油中含非皂化物26.7%,饱和脂肪酸9.0%,油酸15.0%,亚油酸76.0%[2]。
药理作用
性味
味甘,性冷。入热经。 《贵州中草药名录》:“味甘,性微寒。”
功效
清肝明目,滋肾益阴,催乳,健脾利水。
主治
主治目昏,目翳,肾虚腰膝酸软,阳痿,水肿,尿少,产后乳少。 《贵州中草药名录》:“清热,凉血,利湿,祛瘀。治咳嗽咯血,水肿,血崩,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烂外敷。
注意事项
附方
1.治头目眩晕、腰膝酸软楮实子、杜仲、牛膝各12g,枸杞子、菊花各9g,水煎服。 2.催乳楮实子6~10g,水煎服。(1~2方选自《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
制剂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第二军医大学.中草药学.1972:131
[2]Yaoshito Koyama,et al.C A,1957,51:1597la
苗药名出处
贵州松桃地区
参考
《中华本草》苗药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