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鹳草_苗药名:加嘎旅
汉语拼音 | Laoguancao
|
苗药名 | 加嘎旅
|
苗药拼音 | jab ghab ngenx
|
别名 | uab lix jil弯里吉(贵州黔南),guab gid lid嘎给利(贵州毕节)五叶草,生扯拢
|
中药材基原 | 为牻牛儿苗科植物尼泊尔老鹳草的全草。
|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 尼泊尔老鹳草Geranium nepalense Sweet.var.thunbergii(Sieb.et Zucc.)Kudo
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0~50cm或更高,有时很矮小。根细,直或斜生。茎细弱,多分枝,蔓延于地面,斜向上,近方柱形,有节,常有疏柔毛。叶对生,肾状五角形,长2~3.5cm,宽2~4cm;3~5深裂;裂片菱状倒卵形,具齿状缺刻或浅裂,先端尖,上面有疏伏毛,下面有疏柔毛。花序腋生,有2花,有时1花;总花序梗长2~8cm,小花梗长1~2cm,线状,有倒生柔毛;萼片5,矩圆状披外形,长约0.5cm,疏生白长柔毛,有3脉,先端具芒,边缘膜质;花瓣5,倒卵形,淡红色或紫红色,具5红色脉,略长于萼片;雄蕊10枚,花药淡紫色;花柱5,分离。蒴果有微柔毛,顶端有长喙,连同喙长1.5~1.8cm。种子椭圆形,暗褐色。花期5~7月,果期6~8月。
生于山野草坡、路旁、杂草丛中。分布于长江以南地区。
|
栽培与养殖 | 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耐湿。喜阳光充足。土壤要求疏松肥沃、湿润。分根繁殖:冬季倒苗后至早春萌芽前挖掘老根,分切数块,每块有芽。按行珠距25cm×25cm开穴,每穴栽种1块,覆土压实,浇水。
|
采收加工 | 夏、秋季果实将成熟时,割取地上部分或将全株拔起,去净泥土和杂质,晒干。
|
药材鉴别 | 性状鉴别 全株被白色柔毛,有时全株盘曲成团或成长短不一的段。茎细,表面微紫红色或灰褐色,有明显的细纵棱;质脆,断面髓部中空。叶对生,具长柄;叶片多蜷曲皱缩,完整者肾状五角形,长2~3.5cm,宽2~4cm,基部心形,3~5深裂,裂片菱状倒卵形,有齿状缺刻或浅裂,先端尖。蒴果长约1.5cm,有微柔毛。无臭,味先苦后麻。
显微鉴别 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垂周壁近平直;气孔偶见。下表皮细胞周壁波状弯曲,少数细胞壁局部向内隆起呈小囊状或镊合成纽结状、短棒状;气孔多数,不等式或不定式,副卫细胞4~6个。上、下表皮均有非腺毛与腺毛,上表皮较多,少数非腺毛中含草酸钙小方晶。
|
化学成分 | 全草含老颧草鞣质[1],另含山萘酚-7-鼠李糖苷(kaempferol-7-rhamnoside)和山萘苷(kaemp-feritrin)[2],新鲜叶富含并没食子酸(egallic acid)[3]。
|
药理作用 | 1.抑制诱变作用 老鹳草的主要鞣质对Trp-P-2等诱导剂有抑制作用,鞣质的水解产物逆没食子鞣质对最终致癌物苯并芘-7,8-二醇-9,10-环氧化物的诱变活性具有明显抑制作用[1]。 2.抗炎、免疫、镇痛作用 尼泊尔老鹳草中含有没食子酸、鞣花酸、逆没食子酸等成分,在抗炎、抑制免疫和镇痛方面同老鹳草一样,可明显抑制大鼠蛋清性关节炎足跖肿胀,可明显抑制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原发病变和继发病变。抑帛2,4-二硝基氯代苯所致的小鼠耳郭皮肤迟发性超敏反应,抑制小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减少甲醛致痛的舔足次数和醋酸致痛的扭体次数,表明有抗炎、抑制免疫和镇痛作用[2]。 3.其他作用 尼泊尔老鹳草主要鞣质具有收敛性,起止泻、止血作用。 |
性味 | 味苦、涩、微辛,性冷。入热经。
(1)《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性冷,味苦、涩。入热经。”
(2)《贵州草药》:“性平,味苦、涩。”
(3)《贵州中草药名录》:“味苦,平。”
(4)《苗族医药学》:“苦,微辛。”
|
功效 | 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清热止痢。
|
主治 | 主治风湿痹痛,肌肤麻木,筋骨酸楚,跌仆损伤,泄泻,痢疾,疮毒。
(1)《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祛风除湿,生肌,止血。主治风湿痛,扭伤,刀伤。”
(2)《常用民间草药手册》:“治风湿麻木,咳嗽,小儿百日咳。”
(3)《贵州苗族医药研究与开发》:“祛风湿,通经络,止泻痢。用于风湿痹痛,麻木拘挛,筋骨酸痛,泄泻痢疾。”
(4)《苗族药物集》:“祛风除湿,止痛,主治膝关节风湿疼痛,扭伤。”
(5)《贵州草药》:“利湿,祛风,止咳,止血,生肌,调肝。”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9~10g;或浸酒;或熬膏。外用:适量,捣烂加酒炒热外敷或制成软膏涂敷。
|
注意事项 | |
附方 | 1.治风湿痛老鹳草、茜草、紫草各25g,水煎服。
2.治尿布皮炎老颧草适量,研粉外敷。
3.治狗咬伤老鹳草鲜品适量,口嚼后外敷患处,干后更换。(1~3方选自《常用草药新编》)
4.治疗骨质增生,风湿性关节炎老颧草、土茯苓、草乌、铁筷子、见血飞等数味药制成每张净重6g、8g的黑膏药,用时加温软化,贴于患处。(《贵州苗族医药研究与开发》)
5.治扭伤老颧草20g,吊杆麻15g,红麻20gg,白酒50ml浸泡。每次服20ml。
6.治疗伤口久不愈合老颧草适量,洗净捣烂,外包患处。
7.治小儿腹泻老颧草叶10g,捣烂,泡淘米水服。(5~7方选自(《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
8.治妇人经行,预感风寒,寒邪闭塞子宫,令人月经参差,前后日期不定,经行发热,肚腹膨胀,腰肋作痛,不能受胎五叶草15g,川芎6g,大蓟6g,吴白芷6g,引水酒一小杯,和水煎服。(《滇南本草》)
9.治小儿百日咳老颧草、青鱼胆草、五匹风、紫苏根、枇杷花各9g,蒸糖吃,每天服3次。
10.治热咳痰中带血老颧草9g,铁筷子9g,青鱼胆草9g,水煎,每天服3次。
11.治风湿麻木老颧草15g,大种鹅儿肠9g,大风藤9g,白金条9g,草乌须6g,茹叶细辛9g,红禾麻9g,木瓜9g,泡酒500ml,早晚各服30g。
12.治咳嗽吐血老颧草、铁筷子各50g,泡酒500ml,早晚各服30ml。(9~13方选自(《常用民间草药手册》)
13.治痢疾老鹳草根30g,水煎服,调入砂糖适量。
14.治风湿关节疼痛老鹳草根30g,泡酒服。
15.治久咳不止或喘老鹳草根3g,研末,调鸡蛋蒸后吃。
16.治刀伤出血老鹳草鲜草适量,捣烂外敷。(13~17方选自《贵州草药》)
|
制剂 | 百草骨质宁膏:由土茯苓、草乌、老鹳草等数味,制成。散结止痛,驱风除湿,活血化瘀。用于骨质增生,风湿性关节炎。(《贵州苗族医药研究与开发》)
|
参考文献 | 化学成分 [1]Okuda T,et al.C A,1978,89:30759j [2]富水敏夫,等.生药学杂志(日),1972,26(20):144 [3]Abe K.C A,1992,117:230155t 药理 [1]Okuda T.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4,6(5):48 [2]相应征,雷汉民,等.西北国防医学杂志,1998,19(3):172 现代临床研究 [1]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全军中西医结合会议资料选编,1984,(10):302 [2]王新娥,施荣山.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15(4):215 |
苗药名出处 | 贵州黔东南地区
|
参考 | 《中华本草》苗药卷
|
上一篇:川续断_苗药名:阿锐嘎亚
下一篇:十大功劳_苗药名:都阿能
近期更新
- 爵床_苗药名:豆你牛
- 对叶莲_苗药名:加嘎陇给
- 败酱草_苗药名:加姜勒
- 木莓_苗药名:真溜窝
- 九节茶_苗药名:豆你欧角
- 卷柏_苗药名:下架梦
- 沙参_苗药名:野鸡果
- 乌韭_苗药名:都木油
- 十大功劳_苗药名:都阿能
- 川续断_苗药名:阿锐嘎亚
- 牵牛子_苗药名:窝比窝收
- 花椒_苗药名:正梭
- 浮萍_苗药名:保略
- 马蹄金_苗药名:窝比赊溜
- 六月雪_苗药名:豆也给
- 香椿_苗药名:锐叶
- 山栀茶_苗药名:阿锐杜枇杷
- 凤尾草_苗药名:咪大专
- 水蜈蚣_苗药名:仰超里
- 苦楝皮_苗药名:比豆
- 蔓龙胆_苗药名:锐定谋
- 追风伞_苗药名:科土欧
- 苍耳子_苗药名:比广棍
- 桑_苗药名:茹刚
- 小贯众_苗药名:窝汉嘎相
- 杉木_苗药名:嘎奥豆基
- 问荆_苗药名:仰董幼
- 龙葵_苗药名:乌索欧
- 积雪草_苗药名:锐咪等
- 茶枯_苗药名:枯比鸡
- 三匹风_苗药名:布幼打
- 光叶花榈木_苗药名:倒秀
- 宽叶腹水草_苗药名:热收
- 玉叶金花_苗药名:阿岗奴
- 麦冬_苗药名:基加欧幼
- 甲鱼_苗药名:大基
- 狗脊贯众_苗药名:啊达勾
- 桑寄生_苗药名:寄边
- 鲤鱼_苗药名:大美
- 伸筋草_苗药名:搓更乃尼
- 构树_苗药名:绞寡
- 万寿竹_苗药名:锐绿罗
- 熊胆_苗药名:兴滴
- 射干_苗药名:窝达赊巴
- 灵香草_苗药名:窝嘎勒
- 大通草_苗药名:咪头
- 马齿苋_苗药名:窝咪仰
- 竹叶花椒_苗药名:比西
- 大风藤_苗药名:锐比勾
- 灯盏细辛_苗药名:锐改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