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_苗药名:大美
汉语拼音 | Liyu
|
苗药名 | 大美
|
苗药拼音 | dab mloul
|
别名 | |
中药材基原 | 为鲤科动物鲤的肉或全体。
|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 鲤Coprinus carpio Linnaeus
体呈纺锤形,侧扁,腹部圆。头宽阔,吻钝,口端位,呈马蹄形,须2对,眼小,位于头纵轴的上方,下咽齿3行,内侧的齿呈白齿形。鳞大,侧线鳞33(5~6)/(5~6)39;鳃耙一般为18~22;背鳍3,15~21,第3硬刺坚硬,后线有锯齿;臀鳍3,5;第3硬刺后缘也有锯齿。身体背部纯黑色,侧线的下方近金黄色,腹部淡白色。背、尾鳍基部微黑,雄鱼尾鳍和臀鳍橙红色。
多栖息于江河、湖泊、水库、池沼的松软底层和水草丛生处。除西藏外,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
栽培与养殖 | 生活习性:为中下层鱼类,栖息于淡水各种水域中。杂食性,吃小型动、植物和浮游生物、腐屑、人工饲料。水温在10℃以上开始摄食,随水温升高,摄食量增加;秋季为越冬积蓄体胀而大量摄食;繁殖季节,食量减少,直到产卵结束。在天然水域中的鲤鱼最大可长到20kg,3龄之内生长快,3龄以后生长变慢。
养殖技术:雄鱼1年性成熟,雌鱼2年性成熟,寒冷的北方比南方性成熟晚。流水或静水中均可产卵,卵量达几十万粒。粘性卵,受精卵3~5天可孵化出鱼苗。人工养殖时,为了使亲鱼发情、交尾、产卵、孵化的时间集中做到同期化,多采用外缘激素(如垂体激素等)对亲鱼催情,我国南北各地养鱼场普遍应用。
初生的鱼苗称为“水花”2经过15天饲养,长至2cm长时称为“乌仔头”;长至3cm以上称为“夏花”;再经3~5个月长至10~17cm时称为“秋片”或“秋花”;冬季出塘的鱼种,称为“冬片”或“冬花”;第2年出塘的鱼种,称为“春片”或“春花”;以上统称为1龄鱼种或仔扣鱼种。着片鱼种再经1年饲养长至50~500g时称为老口鱼种或过池鱼种。
饲养管理:人工养殖鲤鱼,有池塘养鱼、水库养鱼、湖泊养鱼、沟汊养鱼,还有网箱养鱼、流水养鱼等多种方法。当前提倡大水面池塘放养大规格鱼种,成活率高,生长快,经济效益明显。
放养鱼苗的池塘多在冬季平整修补、消毒冷冻和日晒,以消除病害和野杂鱼。杂放养前7~8天向池内注入新水50~60cm,并在地角堆放有机肥料,培育适口鱼饵。鱼苗放养按每1hm2 225万~300万尾投放。放养后可每日投洒豆浆、草浆以及大草沤肥,投入发酵肥粪和适当施入化肥以培养浮游生物。鱼苗长到3cm长称为夏花后要拉网分塘稀养,也可作商品出售。池塘放养夏花以每1hm2 5.25万~6.75万尾为宜,生长快速。夏花的饲料可投放浮萍、豆饼、糠麸以及青草等。成鱼可利用池塘精养,在养殖技术上综合强化贯彻“水种食密混轮防管”八字方针,增产增值。可利用网箱养鲤、流水养鲤、稻田养鲤等多种形式。鲤鱼在水池沼中饲养,捕捞较难。
|
采收加工 | 鲤鱼可用网捕、钓钩捕等。多为鲜鱼入药。
|
药材鉴别 | |
化学成分 | 鲤鱼肉的一般化学成分组成,因产地、季节、环境、年龄、营养状况等而有差异。每100g约含水77g,蛋白质17.3g,脂肪5.1g,灰分1g(其中钙25mg,磷175g,铁1.6mg)。在冬季,鲤鱼的蛋白质及一些氨基酸含量均降低,在肌肉水提物中胱氨酸(cystine)、组氨酸(histidine)、谷氨酸(glutamic acid)、甘氨酸(glycine)、丙氨酸(alanine)减少,而赖氨酸(lysine)精氨酸(rginine)、天门冬氨酸(asparaginic acid)尚恒定。鲤鱼肉的游离氨基酸为腥味的主要成分,在10余种游离氨基酸中,以谷氨酸、甘氨酸、组氨酸为最丰富含饱和脂肪酸硬脂酸(stearic acid),肉豆蔻酸(myris-d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不饱和脂肪酸有油酸(oleic 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亚麻酸(linolenic)[1,2]。不饱和脂肪酸有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3]。含肌酸(creatine)磷酸肌酸(creatine phosphoric acid)。每100g肉中有核黄素(ri-boflacine)0.1mg,烟酸(nicotinic acid)3.1mg,维生素A20u,B1 400μg,B2 80μg,烟酸2.0mg。此外尚含组织蛋白酶(cathepsin)A、B及C[1,2]。
|
药理作用 | 1.鲤鱼为淡水鱼,其资源丰富,现已是提取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主要原料。其DHA和EPA主要药理作用有降血脂,抗血栓,降低血液粘度,对抗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1]。 2.抗衰老作用 鲤鱼精巢DNA对机体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是抗衰老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而且有维持和提高机体内抗氧化酶的活性、抗脂质过氧化等作用,从而达到延缓衰老的作用[2]。 3.抗菌作用 鲤鱼鱼精蛋白尤其是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更强,对某些革兰阴性菌和酵母亦有抑制作用,但不能抑制霉菌。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抑菌试验表明,鱼精蛋白在碱性范围内抑菌效果较好[3]。 |
性味 | 味淡,性冷。入热经。
《贵州中草药名录》:“味甘,性平。”
|
功效 | 健脾开胃,利水消肿,通乳,安胎。
|
主治 | 主治胃痛,泄泻,水湿肿满,小便不利,脚气,黄疸,咳嗽气逆,胎动不安,妊娠水肿,产后乳汁稀少。
(1)《贵州中草药名录》:“利水,消肿,下气,通乳。治水肿胀满,脚气,黄疸,咳嗽气逆,乳汁不通。”
(2)《苗族医药学》:“健脾开胃,止咳平喘,利尿消肿。”
|
用法用量 | 内服:蒸汤或煮食,100~240g。外用:适量,烧灰,醋调敷。
|
注意事项 | 鱼胆汁有毒,禁服。
|
附方 | 1.治黄疸鲤鱼1条,去内脏炖服。
2.治喘咳鲤鱼泡童便,烧吃。(1~2方选自《苗族医药学》)
|
制剂 | |
参考文献 | 化学成分 [1]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2620 [2]贾玉海.中国海洋湖活药物学.第1版.北京:学苑出版社,1996:173 [3]张豁中,等.动物活性成分化学.第1版.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374药理 [1]张豁中,等,动物活性成分化学.第1版.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374 [2]朱海梅.青海大学学报,2000,20(2):19 [3]钟立人,等.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97,23(5):21 现代临床研究 [1]张达旭.广西中医药,1990,(3):7 [2]常克,等.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10(16):1536 [3]王一波.国医论坛,2003,18(3):22 [4]张庆俊.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8,24(4):243 |
苗药名出处 | 贵州铜仁地区
|
参考 | 《中华本草》苗药卷
|
上一篇:桑寄生_苗药名:寄边
下一篇:伸筋草_苗药名:搓更乃尼
近期更新
- 爵床_苗药名:豆你牛
- 对叶莲_苗药名:加嘎陇给
- 败酱草_苗药名:加姜勒
- 木莓_苗药名:真溜窝
- 九节茶_苗药名:豆你欧角
- 卷柏_苗药名:下架梦
- 沙参_苗药名:野鸡果
- 乌韭_苗药名:都木油
- 老鹳草_苗药名:加嘎旅
- 十大功劳_苗药名:都阿能
- 川续断_苗药名:阿锐嘎亚
- 牵牛子_苗药名:窝比窝收
- 花椒_苗药名:正梭
- 浮萍_苗药名:保略
- 马蹄金_苗药名:窝比赊溜
- 六月雪_苗药名:豆也给
- 香椿_苗药名:锐叶
- 山栀茶_苗药名:阿锐杜枇杷
- 凤尾草_苗药名:咪大专
- 水蜈蚣_苗药名:仰超里
- 苦楝皮_苗药名:比豆
- 蔓龙胆_苗药名:锐定谋
- 追风伞_苗药名:科土欧
- 苍耳子_苗药名:比广棍
- 桑_苗药名:茹刚
- 小贯众_苗药名:窝汉嘎相
- 杉木_苗药名:嘎奥豆基
- 问荆_苗药名:仰董幼
- 龙葵_苗药名:乌索欧
- 积雪草_苗药名:锐咪等
- 茶枯_苗药名:枯比鸡
- 三匹风_苗药名:布幼打
- 光叶花榈木_苗药名:倒秀
- 宽叶腹水草_苗药名:热收
- 玉叶金花_苗药名:阿岗奴
- 麦冬_苗药名:基加欧幼
- 甲鱼_苗药名:大基
- 狗脊贯众_苗药名:啊达勾
- 桑寄生_苗药名:寄边
- 伸筋草_苗药名:搓更乃尼
- 构树_苗药名:绞寡
- 万寿竹_苗药名:锐绿罗
- 熊胆_苗药名:兴滴
- 射干_苗药名:窝达赊巴
- 灵香草_苗药名:窝嘎勒
- 大通草_苗药名:咪头
- 马齿苋_苗药名:窝咪仰
- 竹叶花椒_苗药名:比西
- 大风藤_苗药名:锐比勾
- 灯盏细辛_苗药名:锐改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