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筋草_苗药名:搓更乃尼
汉语拼音 | Shenjincao
|
苗药名 | 搓更乃尼
|
苗药拼音 | hsob git nail nib
|
别名 | ghob yous mloul阿友谋(贵州松桃),uabvieel vongx弯夜勇(贵州黔南),nboux mink kub sib薄敏苦死(贵州毕节)过山龙,穿山藤,石松,蜈蚣藤,大地毛公,缠身龙,猫藤草,通伸草,山猫儿,狮子草
|
中药材基原 | 为石松科植物石松的全草。
|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 石松Lycopodium japonicum Thunb
匍匐茎蔓生,营养枝多回分叉,分枝有叶疏生。直立茎高15~30cm,分枝,密生叶,叶披针形,长3~4mm,顶部有易脱落的芒状长尾;孢子枝从第二年营养枝上长出,远高出营养枝,叶疏生;孢子囊穗长2.5~5cm,有柄,通常2~6个生于孢子枝的上部;孢子叶卵状三角形,顶端急尖而具尖尾,边缘有不规则的锯齿,膜质:孢子囊生于孢子叶腋,肾形,黄色。
|
栽培与养殖 | 生于疏林下或灌丛酸性土中。内蒙古、河南和东北、长江以南各省区有分布。
|
采收加工 | 夏季采收,连根拔起,去净泥土,晒干或晾干备用。
|
药材鉴别 | 性状鉴别 匍匐茎圆柱形,细长弯曲,长可达2m,多断裂,直径3~5mm,表面黄色或浅棕色,侧枝叶密生,直径约6mm,表面淡棕黄色。匍匐茎下有多数黄白色不定根,二歧分叉。叶密生,线状披针形,常皱缩弯曲,长3~5mm,宽0.3~0.8mm,黄绿色或灰绿色,先端芒状,全缘或有微锯齿,叶脉不明显。枝端右时可见孢子囊穗,直立棒状,多断裂,长2~5mm,直径约5mm。质韧,不易折断,断面浅黄色,有白色木心。气微,味淡。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具气孔。皮层宽,表皮下和内皮层外侧各有10余列纤维群,其间为5~6列薄壁细胞,少数破碎,呈空隙,叶迹维管束散布于皮层中,内皮层明显。中柱内木质部外始式,分成几条大致平行的不规则带,与韧皮部间隔排列,韧皮部细胞多角形,近木质部处细胞较小。小枝的中柱作不规则辐射状。
叶表面观:表皮细胞狭长形,垂周壁念珠状增厚。上、下表皮均有不定式气孔,副卫细胞4~7个。
|
化学成分 | 伸筋草含生物碱:石松碱(lycopod-ine),棒石松宁碱(clavolonine),棒石松毒(clavatoxin)及烟碱(nicotine)等;萜类化合物:α-芒柄花醇(α-onocerin),石松三醇(lycoclavanol),石松四醇酮(lyco-clavanin),千层塔烯二醇(serratenediol),二表千层塔烯二醇(diepiserratenediol),21-表千层塔烯二醇(21-episerratenediol),16-氧代二表千层塔烯二醇(16-oxodiepiserrat-enediol),16-氧代-21-表千层塔烯二醇(16-oxo-21-episerratenediol),16-氧代千层塔烯二醇(16-oxoserratenediol),棒石松醇(clay-atol),石松四醇(lyclaninol),二表石松稳四醇(diepily-cocry-ptol),16-氧代石松五醇(16-oxolyclanitin)等[1,2];植物甾醇:β-谷甾醇(β-sito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和菜油甾醇(campesterol),β-D-葡萄糖苷(β-D-glucoside)[3];还含香草酸(vanillicacid),阿魏酸(ferμlic acid),壬二酸(杜鹃花 ajelaicacid) [2]和大黄素甲醚(physcion)[4]。 |
药理作用 | 1.解热、镇痛作用 研究证明,伸筋草的醇提取物(1g/ml)0.5ml给小鼠灌胃,可明显减轻扭体法和热板法所致的疼痛反应[1]。 2.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小鼠灌胃研究试验证明,伸筋草能显著延长戊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增强小鼠对盐酸可卡因引起的步履歪斜、窜行、环行等毒性反应,而对士的宁等中枢兴奋药无抑制作用[2]。 3.对实验性矽肺的影响 伸筋草透析外液治疗大鼠实验性矽肺(麻醉大鼠气管内注入SiO2混悬液),每次2ml,每周3次,共9周,使大鼠的血红蛋白明显下降,血清谷丙转氨酶在正常范围。全肺干重、湿重及胶原含量接近正常值。肺部及肺门淋巴结病变减轻,伸筋草对实验性矽肺有良好的疗效[3]。 4.对平滑肌的作用 伸筋草中的生物碱对离体小肠平滑肌收缩具有增强作用,并有收缩豚鼠离体子宫和兴奋离体兔子宫的作用[4]。 5.毒性 伸筋草生物碱注入蛙淋巴囊内可以引起肌肉运动不协调、麻痹等[4]。 |
性味 | 味甜、涩、微苦,性热。人冷经。
(1)《苗族药物集》:“性热,味甜、微苦,人冷经。”
(2)《贵州草药》:“性微温,味甘。”
|
功效 | 祛风通络,舒筋活血。
|
主治 | 主治风寒湿痹,关节酸痛,皮肤麻木,四肢软弱,跌仆损伤。
(1)《苗族药物集》:“祛风止痛,主治风湿筋骨疼痛,骨折。”
(2)《湖南药物志》:“祛风散湿,通经行气。舒筋活络,活血。”
(3)《贵州草药》:“祛风除湿,舒筋活络。”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烂外敷。
|
注意事项 | |
附方 | 1.治关节疼痛狮子草、石楠藤各30g,八月瓜1个,八角枫15g,煨水服,并洗患处。(《贵州草药》)
2.治肺痨咳嗽石松、紫金牛、枇杷叶各9g,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3.治跌仆损伤疼痛伸筋草、大血藤、一枝箭各60g,红花18g,白酒泡服,每服9~15g,每日2次。
4.治小儿麻痹后遗症石松、南蛇藤根、松节、寻骨风各15g,威灵仙9g,茜草6g,杜衡1.5g,水煎服。每日1剂。(3~4方选自《民间常用草药》)
5.治风热感冒神筋草16g,狗尾草、酸汤秆各10g,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贵州民间方药集》)
6.治脚转筋狮子草、追风伞各30g,煨水服。(《贵州草药》)
|
制剂 | |
参考文献 | 化学成分 [1]杨纯瑜.中药通报,1981,6(6):12 [2]杨纯瑜.植物分类学报,1982,20(4):445 [3]蔡雄,等.中草药,1987,18(12):530 [4]蔡雄,等.上海医科大学学报,1991,18(5):383 药理 [1]张百舜,等.中草药,1988,19(1):24 [2]张百舜,等.中药材,1991,14(11):38 [3]于彤,等.铁道医学,1986,14(3):168 [4]Guy Marier,et al.C A,1948,42:6003b |
苗药名出处 | 贵州黔东南地区
|
参考 | 《中华本草》苗药卷
|
上一篇:鲤鱼_苗药名:大美
下一篇:狗脊贯众_苗药名:啊达勾
近期更新
- 爵床_苗药名:豆你牛
- 对叶莲_苗药名:加嘎陇给
- 败酱草_苗药名:加姜勒
- 木莓_苗药名:真溜窝
- 九节茶_苗药名:豆你欧角
- 卷柏_苗药名:下架梦
- 沙参_苗药名:野鸡果
- 乌韭_苗药名:都木油
- 老鹳草_苗药名:加嘎旅
- 十大功劳_苗药名:都阿能
- 川续断_苗药名:阿锐嘎亚
- 牵牛子_苗药名:窝比窝收
- 花椒_苗药名:正梭
- 浮萍_苗药名:保略
- 马蹄金_苗药名:窝比赊溜
- 六月雪_苗药名:豆也给
- 香椿_苗药名:锐叶
- 山栀茶_苗药名:阿锐杜枇杷
- 凤尾草_苗药名:咪大专
- 水蜈蚣_苗药名:仰超里
- 苦楝皮_苗药名:比豆
- 蔓龙胆_苗药名:锐定谋
- 追风伞_苗药名:科土欧
- 苍耳子_苗药名:比广棍
- 桑_苗药名:茹刚
- 小贯众_苗药名:窝汉嘎相
- 杉木_苗药名:嘎奥豆基
- 问荆_苗药名:仰董幼
- 龙葵_苗药名:乌索欧
- 积雪草_苗药名:锐咪等
- 茶枯_苗药名:枯比鸡
- 三匹风_苗药名:布幼打
- 光叶花榈木_苗药名:倒秀
- 宽叶腹水草_苗药名:热收
- 玉叶金花_苗药名:阿岗奴
- 麦冬_苗药名:基加欧幼
- 甲鱼_苗药名:大基
- 狗脊贯众_苗药名:啊达勾
- 桑寄生_苗药名:寄边
- 鲤鱼_苗药名:大美
- 构树_苗药名:绞寡
- 万寿竹_苗药名:锐绿罗
- 熊胆_苗药名:兴滴
- 射干_苗药名:窝达赊巴
- 灵香草_苗药名:窝嘎勒
- 大通草_苗药名:咪头
- 马齿苋_苗药名:窝咪仰
- 竹叶花椒_苗药名:比西
- 大风藤_苗药名:锐比勾
- 灯盏细辛_苗药名:锐改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