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柏_苗药名:下架梦
汉语拼音 | Juanbo
|
苗药名 | 下架梦
|
苗药拼音 | xat jat mongl
|
别名 | yix bat zad一把抓(贵州铜仁)石莲花,回阳草,不死草,还魂草,九死还魂草,山拳柏,打不死,神仙一把抓
|
中药材基原 | 为卷柏科植物垫状卷柏的全草。
|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 垫状卷柏Selaginella pulvinata(Hook.etGrev.)Maxim
多年生长绿草本植物,高5~15cm,全株成莲座状,干后内卷如拳。主茎短,下着须根。侧根丛生在顶端,各枝为二叉式扇状分枝到二至三回羽状分枝。叶二型,在枝两侧及中间各2行;侧叶斜展,长卵圆形,长2~2.5mm,宽1mm,先端突尖呈芒状,远轴的一边全线,宽膜质,近轴的一边膜质缘极狭,有微锯齿;中叶2行,卵圆状披针形,长1.5~2mm,宽0.6~0.8mm,先端有长芒,斜向,左右两侧不等,边缘有微锯齿,中脉在叶上面下陷.孢子囊穗单生于枝顶,长约5mm,四菱形;孢子叶卵状三角形,无端有长芒,边缘有宽的膜质;孢子囊原肾形,大、小孢子的排列不规则。
生于向阳山坡或岩石缝内。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及陕西、四川、贵州等省区。
|
栽培与养殖 | 生物学特性:喜光,具很强的抗旱能力,多生于向阳的山坡岩石上,或干旱的岩石缝中,在温度20℃左右潮湿的地方生长正常。
栽培技术:分茎繁殖,有些种类可用叶片繁殖及孢子繁殖。分茎繁殖是将匍匐茎切成3~6cm长的茎段,放在细砂土上,每日浇水3~4次,保持湿润,即可成活。有些种类可将小叶片插到泥土中,浇水保湿就能生根发出新叶。一些直立茎的种类可用孢子繁殖,选取叶液中长有成熟孢子囊的茎段,自枝项切下1.5cm,置于排水良好的洁净土壤表面,土壤常用1份泥土加4份细砂混合而成,在茎段切口上撒些过筛的细土,保持切口的湿度,用玻璃加盖,防止失水,常保持潮湿,置于20℃左右温度条件下,约9个月后就能长出新株。
|
采收加工 | 全年均可采收,去根洗净,晒干。
|
药材鉴别 | 性状鉴别 全体紧缩如拳形,基部的须根大多已剪除,或剪短,仅留须根残基,或簇生众多棕色至棕黑色须根,长短不一,长者可达10cm。枝丛生,扁而有分枝,绿色或棕黄色,向内蜷曲,枝上密生鳞片状小叶,叶片卵形,长1.5~2.5mm,宽1mm,先段锐尖,有浅绿色至浅棕色长芒,叶缘膜质,有不整齐的细锯齿,中叶斜列。质脆,易折断。无臭,味淡。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圆形或椭圆形,外壁稍增厚。其内为厚壁细胞层,占茎横切面的极大部分,近背、腹两侧各有1叶迹维管束;厚壁细胞含有红棕色物质。向内薄壁细胞排列疏松,内含油滴。内皮层不明显,维管束周韧型,3个并列,中央1个较大,呈新月形。
叶表面观:上、下表皮细胞相似,狭长形,垂周壁近平直或略弯曲,平周壁光滑,气孔附近表皮细胞近等径形。气孔不定式,分布于上下表皮沿中脉附近,上表皮分布较少。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2g,加甲醇50ml,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回收溶剂至干。加无水乙醇2ml使溶。
(1)取上述溶液0.5ml,加乙醇稀释到3ml,加镁粉适量,再加浓盐酸0.5ml,加热5分钟,显红色(检查黄酮)。
(2)取上述溶液及溴酚蓝、甲基黄对照品液,分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CMC板上,用异丙醇-浓氨水-水(13:1:1)展开,吹干后喷2%三氯化铝甲醇液,于紫外光灯(254nm)下观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荧光斑点。
|
化学成分 | 全草含苏铁双黄酮(sotetsuflavone),穗花杉双黄酮(amentoflavone),扁柏双黄酮(hinokifla-vone)[1],异柳杉双黄酮(isocryptomeri),柳杉双黄酮(cryptomerin)B[2],芹菜素(apigenin)[3]和海藻糖(tre-halose)[4]等
|
药理作用 | 1.抗菌作用 100%卷柏煎剂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1]。 2.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卷柏注射液对离体兔小肠收缩有明显抑制作用,使张力明显降低,并可拮抗氯化钡和乙酰胆碱对离体小肠的兴奋作用[2]。芹菜素-7-葡萄糖苷(apigenin-7-glucos-ide)对离体豚鼠回肠平滑肌也有松弛作用,相当于罂粟碱强度的46%[3]。每日口服芹菜素100mg/kg,连续5天,对组胺诱发的豚鼠胃溃疡有抗溃疡作用;如连服10天则对幽门结扎引起的大鼠胃溃疡也有效,但对这两种溃疡的效果均较弱[4]。 3.抗肿瘤作用 卷柏全草的热水提取物,用总细胞容积法测定,对小鼠肉瘤S180抑制率为61.2%,乙醇提取物的抑制率为18.6%。实体内实验对小鼠艾氏腹水癌有一定抑制作用,并能延长移植肿瘤动物的寿命[5]。 |
性味 | 味辣,性冷。入热经。
(1)《草木便方》:“辛,平。”
(2)《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味苦、微辛,性平。无毒。”
|
功效 | 生用活血通经,
|
主治 | 主治经闭,癥瘕,跌仆损伤。炒炭用化瘀止血,主治吐血,衄血,尿血。
(1)《滇南本草》:“通月经,破癥瘕,消血块,难产催生效。”
(2)《苗族医药学》:“治背疽。”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4.5~10g。外用:适量,研末敷。
|
注意事项 | |
附方 | 1.治打伤卷柏、山枇杷、白薇、红牛膝、蓍草各6g,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2.治肺出血卷柏25g,茜草15g,水煎服。(《中国民族药志》)
3.治背疽卷柏20g,水煎服。《苗族医药学》
|
制剂 | |
参考文献 | 化学成分 [1]Okigawa M,et al.Phytochemistry,1971,10(12):3286 [2]Shin D I,et al.C A,1991,117:66577 [3]Arthur H R.Symposium on Phytochemistry,1964:236 [4]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研究(第一分册).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2:372 药理 [1]中国人民解放军175医院.新医药资料(江西药科学校),1970,(3):35 [2]毛金军,等.佳木斯医学院学报,1988,11(3):194 [3]Achterrath-Tuckermann U,et al.Planta Med,1980,39(1):38 [4]Ciaceri G,et al.C A,1972,77:96754n [5]常敏毅.抗癌本草.第1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174 |
苗药名出处 | 贵州黔南地区
|
参考 | 《中华本草》苗药卷
|
上一篇:九节茶_苗药名:豆你欧角
下一篇:败酱草_苗药名:加姜勒
近期更新
- 爵床_苗药名:豆你牛
- 对叶莲_苗药名:加嘎陇给
- 败酱草_苗药名:加姜勒
- 木莓_苗药名:真溜窝
- 九节茶_苗药名:豆你欧角
- 沙参_苗药名:野鸡果
- 乌韭_苗药名:都木油
- 老鹳草_苗药名:加嘎旅
- 十大功劳_苗药名:都阿能
- 川续断_苗药名:阿锐嘎亚
- 牵牛子_苗药名:窝比窝收
- 花椒_苗药名:正梭
- 浮萍_苗药名:保略
- 马蹄金_苗药名:窝比赊溜
- 六月雪_苗药名:豆也给
- 香椿_苗药名:锐叶
- 山栀茶_苗药名:阿锐杜枇杷
- 凤尾草_苗药名:咪大专
- 水蜈蚣_苗药名:仰超里
- 苦楝皮_苗药名:比豆
- 蔓龙胆_苗药名:锐定谋
- 追风伞_苗药名:科土欧
- 苍耳子_苗药名:比广棍
- 桑_苗药名:茹刚
- 小贯众_苗药名:窝汉嘎相
- 杉木_苗药名:嘎奥豆基
- 问荆_苗药名:仰董幼
- 龙葵_苗药名:乌索欧
- 积雪草_苗药名:锐咪等
- 茶枯_苗药名:枯比鸡
- 三匹风_苗药名:布幼打
- 光叶花榈木_苗药名:倒秀
- 宽叶腹水草_苗药名:热收
- 玉叶金花_苗药名:阿岗奴
- 麦冬_苗药名:基加欧幼
- 甲鱼_苗药名:大基
- 狗脊贯众_苗药名:啊达勾
- 桑寄生_苗药名:寄边
- 鲤鱼_苗药名:大美
- 伸筋草_苗药名:搓更乃尼
- 构树_苗药名:绞寡
- 万寿竹_苗药名:锐绿罗
- 熊胆_苗药名:兴滴
- 射干_苗药名:窝达赊巴
- 灵香草_苗药名:窝嘎勒
- 大通草_苗药名:咪头
- 马齿苋_苗药名:窝咪仰
- 竹叶花椒_苗药名:比西
- 大风藤_苗药名:锐比勾
- 灯盏细辛_苗药名:锐改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