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现行的《专利法》中,有关药品专利保护条款借鉴了一部分西方国家的专利法规内容,但西方国家没有中药,中药与化学药属于完全不同的两个理论体系,用化学药的保护方式,来保护中药专利难免有不尽人意之处;而《中药品种保护条例》只是一个行政法规,与专利法有冲突之处。因此,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山东鲁南制药集团董事长赵志全提交了建议——
中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智力成果,保护中药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国家利益。我国应大力支持中药产业,坚持民族利益,健全中药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推动中药产业健康发展。
中药产业是21世纪最具发展空间的产业之一。目前世界草药市场销售额正以每年10%~20%的速度递增,这对拥有1万多种中药资源和4000多种中药制剂的中国而言,是绝好的机遇,也是巨大的挑战。根据《世界专利数据库》统计,在世界中草药和植物药专利申请中,中药专利申请量占据第一,占44.4%。但属于我国的中药专利申请仅占0.3%。从国际市场上看,已有170家公司、40余个研究团体正从中药中寻找和试制新药。日本、韩国已经抢占国际中成药70%以上市场份额。在国际上300亿美元的中药市场中,中国只占5%。在令人尴尬的5%中,大约70%是中药材,技术附加值高的中成药不仅出口量少,而且也难以获得缘起于西方的专利制度的保护,在国际贸易中面临被仿制的危险。我国中药出口到欧盟市场时,一直使用食品、营养品、食品添加剂等身份,而真正的药品身份却被完全忽略。
近年来外资药企利用中国在知识产权管理上的缺陷,通过合作、收购、兼并来获得中国中药知识产权。尽管1993年《专利法》出台后国家开始对中药进行专利保护。但由于大多数中药为复方制剂,而我国《专利法》只保护中药配方和配方的剂量,对配方的用途、加减则不能有效保护,一些企业只能选择企业保密或国家保密处方保护。但这种保护方式与国际公认的知识产权保护并不接轨,已经成为中药以药品身份打入国际药品市场的一大障碍。
当前我国涉及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和政策主要有《专利法》、《中药品种保护条例》、《商标法》、《著作权法》等。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尽管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但与形势的发展并不同步,特别是不利于中药的发展。如现行的《专利法》中,有关药品专利保护条款是借鉴了一部分西方国家的专利法规内容,但西方国家没有中药,中药与化学药属于完全不同的两个理论体系,用化学药的保护方式,来保护中药专利难免有不尽人意之处。而《中药品种保护条例》只是一个行政法规,与专利法有冲突之处,如该条例第2条规定:“申请专利的中药品种,依照专利法的规定办理,不适用本条例。”同时,这种行政保护只是针对中药品种的生产方法,并没有鼓励发明创造,而且不具有法律效力。
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是获得专利的必要条件。由于大多数中药为复方制剂,而我国《专利法》只保护中药配方和配方的剂量,对配方的用途、加减则不能有效保护,一些企业只能选择企业保密或国家保密处方保护。目前困扰许多厂家的专利保护问题,就是如何以处方加减来判断是否侵权。而在美国,植物受到专利法与植物专利法、植物品种保护法的多重保护。这些保护方式和措施与国际公认的知识产权保护并不接轨,已经成为中药以药品身份打入国际药品市场的一大障碍。
现有的专利法和有关中药保护的法规、政策难以满足中药保护的实际需要,研究制定既与国际惯例接轨,又突出民族利益保护的中药专利保护法律制度已是迫在眉睫。
在进军国际市场本土企业落后一步,在国内市场企业的专利申请情况也不容乐观。据了解,目前我国中药专利申请有近一半都是个人来申请的,中药企业之前很多都将精力放在中药品种保护和注册上,从而浪费了不少机会。
中药是中国的瑰宝。对传统知识提供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不仅符合中国的利益,而且有利于在世界范围内弘扬中华文化。而我们在国际竞争中面临一些不利状况:一是中国作为中医药原创国的主体地位正受到外来的威胁。中医药作为中国具有原创性的自主知识产权,目前在国际上正面临被混淆来源的危险。应对这方面的挑战,我们不能再被动,必须积极主动对中医药这一我国的原创成果进行专门立法保护。
为此,我建议:
一、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法规和措施,协调完善与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的法规。
上一篇:国医大师陆广莘医学思想的形成
下一篇:中医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
近期更新
- 元宵节养生之民俗活动
- 立冬“补冬”习俗有哪些
- 七月十五中元鬼节传说及生活习俗
- 重阳节习俗吃什么美食
- 清虚静定,并非教人去世离俗
-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仁、和、精、诚”
- 传统中国医药包括三个部分
- 河南中医学院展示中医药文化
- 首都国医名师许彭龄 理论体系和学术思想
- 著名中医临床家王嘉麟 独特的治疗体系
- 中国文化以和为本
- 中医文化颂
- 春分饮食养生习俗 吃春菜和糕点
- 清明习俗中的养生之道:外出踏青好处多
- 中国传统文化与营养学的发展
- 谷雨的饮茶习俗
- 五行养生格言
- 立冬吃什么好 立冬习俗大盘点
- 国医大师张琪话膏方
- 秋季养生保健常识 看“秋冻”是否合适你?
- 发掘李时珍文化 弘扬中医药国粹
- 中医药文化同道家哲学思想的渊源
- 道家哲学思想与中医药文化
- 大国医朱丹溪 辨治喘证
- 中国“国医”
- 内经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 探讨中医药文化的翻译
- 秋季养生 一些民谚勿盲从
- 长沙马王堆中医药文化
- 梳理文化的主脉:聚精、养气、存神
- 中医药文化核心文化之内涵
- 国医大师朱良春临证精华
- 朱师《劝学篇》记录
- 标新立异的中医文化建设
- 祖国医学论年老血衰
- 中医药文化之核心价值体现
- 《道德经》讲天、讲地、讲自然
- 药量改变而方名主治各异
- 国医大师颜德馨用药配伍经验总结
- 勤问勤写 重视实践 崇尚创新
- 国医大师李振华健脾疏肝疗胃病
- 中医是中华文化传承
- 中医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
- 国医大师陆广莘医学思想的形成
- 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与普及
- 习俗中巧妙运用中医药
- 对中医药文化进行文化学解构
- 什么是中医药文化呢?
- 中医药文化研究者当自觉、自信、自强、自谦
- 中医文化 传承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