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问勤写 重视实践 崇尚创新
勤问:即不耻下问。班老认为作为医者,要有虚怀若谷、谦逊向贤的美德。班老信守“三人行,必有我师”之古训,除在学习上辛勤砥砺、孜孜以求外,认为道之所存,师之所在。他除虚心向前贤及同道质疑求教外,还注意时时处处向群众学习,收集民间单方、验方,总结群众防病治病经验,集众之长,融会贯通,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疗风格。
勤写:即善记笔记,勤写心得,不断积累经验。班老不仅谙熟古典医籍和各家学说之精华,而且对近代医书及报刊的有关论著与经验亦博搜广集,一有所得,便记心得笔记,以备后学。学术有年,临证日久,则注意总结治疗的经验教训,掌握规律,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他一贯重视收集和积累资料,病例均记载得详尽而认真,病人的主诉、证候,所用处方药物药量一一写明,有的还留存,以备查阅分析,揣摩总结。数十年如一日,积久而成巨作。他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了60余篇学术论文,其内容广泛,以妇科为主,旁及内、儿、针灸各科。他撰写的论文《论六经辨证在妇科中的运用》、《论治肝的特点与妇科病的治疗》、《试论心与妇科的关系》等文章在全国学术会议上宣读,许多论文因有突出的见解而为其他刊物所引用。由于他一向勤奋自勉,治医治学严谨,对四大经典著作下过很大的苦功,平时还注意临床经验的积累,因而理论能较全面地发展,临床疗效不断提高,在邕城有“神医”之称,不仅在区内和国内均有较高的声誉,在国外也有一定的影响。
重视实践,崇尚创新
班老从临证中深深体会到,中医之学,贵在实践。除熟读灵素外,还须躬身实践,在实践中验证理论,方能深刻领会经典原著中精神实质,以精术济人。如《素问·六节藏象论》中“肝者,罢极之本……以生血气”,历来各家说法不一,有的从肝主筋来理解,有的从取类比象来解释。尤对“以生血气”多随文敷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只要结合临床,便能全面理解其义。班氏曾治疗一例与苯长期接触的女性患者,诉全身困倦,四肢乏力,下肢有散在大小不一的紫癜,月经先期,量多,色淡质稀,舌质淡嫩,苔薄白,脉虚弱。西医血液常规检查白细胞偏低。据其脉证,初按脾不统血论治,先后用归脾汤、人参养荣汤等加减出入,治疗两月余,效果不彰。后在《内经》“肝主升发”、 “肝生血气”启示下,以调肝汤和五子衍宗丸加减,治疗月余而收功。其次,在临床实践中还应把经典著作之精髓与各科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灵活运用,才能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创新。如六经辨证是《伤寒论》之核心,然经络与脏腑密切相关,经络病变可导致脏腑功能失常,而妇女的经、带、胎、产诸疾亦可在经络的互相传变过程中反映出来。故《伤寒论》的理论、辨证、立法、遣方不仅适用于外感病,同样也适用于妇科诸疾。1982年班老的学术论文《六经辨证在妇科病的应用》首次在全国妇科学术大会宣读,创造性地把六经辨证应用于妇科领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他把《伤寒论》在妇科领域的应用向前推进了一步。1982年12月该文章被日本东洋学术出版社摘要发表,一位名叫山本妙子的日本妇女特地慕名从桂林专程来南宁找他看病。
本着“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的严谨治学态度和深入不懈的努力,班老理论渊博,经验丰富,技术全面,不仅内、妇、儿、针灸均有所擅长,对妇科造诣尤深。他继承了《内经》中妇人“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发展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观点。他认为妇女以血为本,以气为用,血分常不足,气分常有余,故对妇女病的治疗,既要着眼于阴血的濡养,又要考虑阳气的温煦,务必做到“治血不忘气,调气须及血”,立法遣方,以甘平或甘温之剂为宜。因甘能生血养营,温则生发通行,从而使气血调和,阴阳平衡。班老论著《班秀文妇科医论医案选》、《妇科奇难病论治》、《班秀文临床经验辑要》是其数十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心血结晶。前者为建国四十年中医药科技成就之一,为中医妇科的发展创新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勤写:即善记笔记,勤写心得,不断积累经验。班老不仅谙熟古典医籍和各家学说之精华,而且对近代医书及报刊的有关论著与经验亦博搜广集,一有所得,便记心得笔记,以备后学。学术有年,临证日久,则注意总结治疗的经验教训,掌握规律,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他一贯重视收集和积累资料,病例均记载得详尽而认真,病人的主诉、证候,所用处方药物药量一一写明,有的还留存,以备查阅分析,揣摩总结。数十年如一日,积久而成巨作。他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了60余篇学术论文,其内容广泛,以妇科为主,旁及内、儿、针灸各科。他撰写的论文《论六经辨证在妇科中的运用》、《论治肝的特点与妇科病的治疗》、《试论心与妇科的关系》等文章在全国学术会议上宣读,许多论文因有突出的见解而为其他刊物所引用。由于他一向勤奋自勉,治医治学严谨,对四大经典著作下过很大的苦功,平时还注意临床经验的积累,因而理论能较全面地发展,临床疗效不断提高,在邕城有“神医”之称,不仅在区内和国内均有较高的声誉,在国外也有一定的影响。
重视实践,崇尚创新
班老从临证中深深体会到,中医之学,贵在实践。除熟读灵素外,还须躬身实践,在实践中验证理论,方能深刻领会经典原著中精神实质,以精术济人。如《素问·六节藏象论》中“肝者,罢极之本……以生血气”,历来各家说法不一,有的从肝主筋来理解,有的从取类比象来解释。尤对“以生血气”多随文敷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只要结合临床,便能全面理解其义。班氏曾治疗一例与苯长期接触的女性患者,诉全身困倦,四肢乏力,下肢有散在大小不一的紫癜,月经先期,量多,色淡质稀,舌质淡嫩,苔薄白,脉虚弱。西医血液常规检查白细胞偏低。据其脉证,初按脾不统血论治,先后用归脾汤、人参养荣汤等加减出入,治疗两月余,效果不彰。后在《内经》“肝主升发”、 “肝生血气”启示下,以调肝汤和五子衍宗丸加减,治疗月余而收功。其次,在临床实践中还应把经典著作之精髓与各科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灵活运用,才能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创新。如六经辨证是《伤寒论》之核心,然经络与脏腑密切相关,经络病变可导致脏腑功能失常,而妇女的经、带、胎、产诸疾亦可在经络的互相传变过程中反映出来。故《伤寒论》的理论、辨证、立法、遣方不仅适用于外感病,同样也适用于妇科诸疾。1982年班老的学术论文《六经辨证在妇科病的应用》首次在全国妇科学术大会宣读,创造性地把六经辨证应用于妇科领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他把《伤寒论》在妇科领域的应用向前推进了一步。1982年12月该文章被日本东洋学术出版社摘要发表,一位名叫山本妙子的日本妇女特地慕名从桂林专程来南宁找他看病。
本着“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的严谨治学态度和深入不懈的努力,班老理论渊博,经验丰富,技术全面,不仅内、妇、儿、针灸均有所擅长,对妇科造诣尤深。他继承了《内经》中妇人“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发展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观点。他认为妇女以血为本,以气为用,血分常不足,气分常有余,故对妇女病的治疗,既要着眼于阴血的濡养,又要考虑阳气的温煦,务必做到“治血不忘气,调气须及血”,立法遣方,以甘平或甘温之剂为宜。因甘能生血养营,温则生发通行,从而使气血调和,阴阳平衡。班老论著《班秀文妇科医论医案选》、《妇科奇难病论治》、《班秀文临床经验辑要》是其数十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心血结晶。前者为建国四十年中医药科技成就之一,为中医妇科的发展创新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上一篇:国医大师李振华健脾疏肝疗胃病
下一篇:国医大师颜德馨用药配伍经验总结
近期更新
- 元宵节养生之民俗活动
- 立冬“补冬”习俗有哪些
- 七月十五中元鬼节传说及生活习俗
- 重阳节习俗吃什么美食
- 清虚静定,并非教人去世离俗
-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仁、和、精、诚”
- 传统中国医药包括三个部分
- 河南中医学院展示中医药文化
- 首都国医名师许彭龄 理论体系和学术思想
- 著名中医临床家王嘉麟 独特的治疗体系
- 中国文化以和为本
- 中医文化颂
- 春分饮食养生习俗 吃春菜和糕点
- 清明习俗中的养生之道:外出踏青好处多
- 中国传统文化与营养学的发展
- 谷雨的饮茶习俗
- 五行养生格言
- 立冬吃什么好 立冬习俗大盘点
- 国医大师张琪话膏方
- 秋季养生保健常识 看“秋冻”是否合适你?
- 发掘李时珍文化 弘扬中医药国粹
- 中医药文化同道家哲学思想的渊源
- 道家哲学思想与中医药文化
- 大国医朱丹溪 辨治喘证
- 中国“国医”
- 内经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 探讨中医药文化的翻译
- 秋季养生 一些民谚勿盲从
- 长沙马王堆中医药文化
- 梳理文化的主脉:聚精、养气、存神
- 中医药文化核心文化之内涵
- 国医大师朱良春临证精华
- 朱师《劝学篇》记录
- 标新立异的中医文化建设
- 祖国医学论年老血衰
- 中医药文化之核心价值体现
- 《道德经》讲天、讲地、讲自然
- 药量改变而方名主治各异
- 国医大师颜德馨用药配伍经验总结
- 国医大师李振华健脾疏肝疗胃病
- 中医是中华文化传承
- 中医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
- 中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 国医大师陆广莘医学思想的形成
- 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与普及
- 习俗中巧妙运用中医药
- 对中医药文化进行文化学解构
- 什么是中医药文化呢?
- 中医药文化研究者当自觉、自信、自强、自谦
- 中医文化 传承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