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国医大师郭诚杰逝世一周年之际
2018年5月7日是第二届国医大师、陕西中医药大学教授郭诚杰逝世一周年纪念日。郭诚杰是我国著名的针灸学家,是陕西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科的创始人,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四大代表性传承人之一。作为我国现代针灸学科的主要奠基人之一,郭诚杰将现代科学技术与中医针灸相结合,倡导和践行养生保健。
郭诚杰在其97年(1920年12月~2017年5月)的人生历程中,忠诚于中医教育事业,传道授业,尽其所知,无私奉献,学生弟子遍布海内外;一生勤奋努力,近70年的行医生涯,一心“普救含灵之苦”,以其精湛的医术,屡起沉疴,救人万计,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大医精诚”;注重传承,勇于创新,成果丰硕,享誉九州;为人宽厚,心胸豁达;擅长养生,寿近百岁。不愧为一代中医针灸大师。
郭诚杰生前给大家的印象是:穿衣简单朴素,讲话井井有条、思维清晰,待人真诚善良、朴实无华,做事踏实勤恳,对待病人认真负责,走路轻健有力,近百岁却显七旬有余。郭诚杰教授始终给人一种谦和、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一种富有特殊“气场”的感染力。这些外在的表象是他内在潜质真善美的真实反应,这种内在潜质是他的“魂”,是他的“精神”。一年来,我在反复思考一个问题:郭诚杰给我们晚辈留下了什么?他的高尚品德、指导晚辈不断升提中医针灸理论、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水平的学术思想、内涵资源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养生方法,即他身上所具有的五种精神,这五种精神是激励我们晚辈发奋努力、战胜一切困难的无穷力量。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铁人精神
郭诚杰信奉“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铁人精神。20世纪50年代,在陕西中医药大学成立初期,教学时没有针灸教材,郭诚杰教授根据自己所学所获,自编、手写供中医专业使用的针灸学教材。针灸教研室成立之初,除了几间房子和几张办桌子外,几乎别无它有,郭诚杰教授就策划、制作针灸学挂图600余副,绘制疾病病理图片;1979~1980年在郭诚杰建议下,我校创立针灸系,该系是全国最早成立针灸专业的4所院校(北京、成都、陕西、天津)之一,郭诚杰教授任系主任,没有统编教材,他就组织教师编写、蜡刻针灸专业系列教材13部,后被国内12所院校选用,6所院校直接作为教材使用,在国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正是履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体现。
持之以恒、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
郭诚杰是一位老中医,为了弄清楚乳腺增生病的病因病理,掌握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他坚持向中西医书本学习,向西医教师和临床大夫请教,直至完全掌握相关知识和技术。
为了熟悉乳腺增生的流行病学和观察针刺疗效,郭诚杰教授先后在西北国棉一厂、陕棉二厂、西北橡胶厂、省水电工程局医院、临潼微电子公司职工等多家医院进行普查,开展临床研究。在西北农业大学测定患者和健康妇女性激素,郭诚杰几乎每天打一次长途电话,至少一周亲去一次,看有什么问题,看实验结果怎么样。
为了观察针灸对大鼠乳腺癌的防治效应,不管闲忙,刮风下雨,郭老几乎每天都要来实验室1~2趟,亲自指导、检查实验。
郭诚杰对事业如此敬业和执着最终成就了他的事业,也成就了他完美的人生。
不断进取、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
一次偶然的机会,郭诚杰接触到了乳痛的患者,方知乳腺增生病名,试用针刺治疗获得了良好的止痛消块效果开始,便确定了其一生的研究方向—乳腺增生病,从临床小样本观察到大范围临床研究,从病人到与健康人的比较,从激素检测到免疫、病理检验以及家兔、大鼠动物实验的机理探讨,均为前人未做之事。故郭诚杰被国人誉为“国内外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第一人”。
乳头瘙痒症部分病人时而难忍至极,中西医均无靶性较强的治疗方法,郭诚杰反复思考,依据“乳头属肝”“肝病多郁”的生理病理特点,提出“治宜当以疏畅为主”,并在国内首创乳头点刺放血疗法,均当日见效,多三次治愈,打破了“无风不作痒”“无虚(血虚)不作痒”的传统中医诊断思路。
浆液性乳腺炎被誉为“不死的癌症”,西医采用手术乳房全切,痛苦大,且影响胸部美观。郭诚杰依据其临床表现和反复发作的特点,分析其病因病机,认为其病的本质与贴骨疽、脱疽、痰核、流注相近,即乃为阳虚寒凝乳房深部所致,当用温阳补血,散寒通滞的阳和汤加解毒散结等品治疗,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临床效果。
乐于吃苦、宽广无私的奉献精神
上一篇:萨满医疗文化特点
近期更新
- 元宵节养生之民俗活动
- 立冬“补冬”习俗有哪些
- 七月十五中元鬼节传说及生活习俗
- 重阳节习俗吃什么美食
- 清虚静定,并非教人去世离俗
-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仁、和、精、诚”
- 传统中国医药包括三个部分
- 河南中医学院展示中医药文化
- 首都国医名师许彭龄 理论体系和学术思想
- 著名中医临床家王嘉麟 独特的治疗体系
- 中国文化以和为本
- 中医文化颂
- 春分饮食养生习俗 吃春菜和糕点
- 清明习俗中的养生之道:外出踏青好处多
- 中国传统文化与营养学的发展
- 谷雨的饮茶习俗
- 五行养生格言
- 立冬吃什么好 立冬习俗大盘点
- 国医大师张琪话膏方
- 秋季养生保健常识 看“秋冻”是否合适你?
- 发掘李时珍文化 弘扬中医药国粹
- 中医药文化同道家哲学思想的渊源
- 道家哲学思想与中医药文化
- 大国医朱丹溪 辨治喘证
- 中国“国医”
- 内经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 探讨中医药文化的翻译
- 秋季养生 一些民谚勿盲从
- 长沙马王堆中医药文化
- 梳理文化的主脉:聚精、养气、存神
- 中医药文化核心文化之内涵
- 国医大师朱良春临证精华
- 朱师《劝学篇》记录
- 标新立异的中医文化建设
- 祖国医学论年老血衰
- 中医药文化之核心价值体现
- 《道德经》讲天、讲地、讲自然
- 药量改变而方名主治各异
- 国医大师颜德馨用药配伍经验总结
- 勤问勤写 重视实践 崇尚创新
- 国医大师李振华健脾疏肝疗胃病
- 中医是中华文化传承
- 中医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
- 中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 国医大师陆广莘医学思想的形成
- 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与普及
- 习俗中巧妙运用中医药
- 对中医药文化进行文化学解构
- 什么是中医药文化呢?
- 中医药文化研究者当自觉、自信、自强、自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