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唐祖宣 临床辨析 分型组方
国医大师 唐祖宣
我学医的过程,就是苦读、多问、勤读和善思,也成了我读书的座右铭。多读书、勤读书是我的主要学习经验。再就是多写,眼看千遍,不如手作一遍,我经常做笔记、摘要、心得体会,要写好病历,每有想法都记在书上。
师从名医 刻苦钻研
我的老师周连三对张仲景善医病有着独到的见解,尤其是温阳法,我继承了老师的学术经验。周连三经常以“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古训教育我,要成为一名真正的中医,就要下功夫熟读仲景《伤寒》《金匮》等。我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勤奋苦读,背会了《药性赋》《汤头歌诀》《伤寒论》《金匮要略》,又学习《儒门事亲》《丹溪心法》《脾胃论》等著作,以及西医的基本知识。
周连三是当地出了名的经方派,他治学严谨,教徒不但注重医典经方,还注重临床实践。我每诊一病,老师总放手而不放眼,每布一方,老师必细心复诊,对所布药味逐一斟酌,这使我在临床上进步很快。后来,我参加河南省中医学徒考试,十八门课都通过。
精研脱疽 首发论文
上世纪60年代初,面对众多的脱疽病人,周连三的诊室门前挂起了“中医内科”“脱疽专科”的牌子,我们师徒二人承担起了脱疽的治疗和研究任务。
1965年初春,我开始收集整理老师的临床病历,对他擅长治疗的疑难病脱疽则更加留意。通过潜心学习,我知道了脱疽属周围血管病范畴,包括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静脉血栓形成、糖尿病坏疽等周围血管病名。
两个月后,我将撰写的《茯苓四逆汤的运用经验》一文,在《中医杂志》第一期发表,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各地患者纷纷慕名而来,“河南邓县中医院能治脉管炎”的消息开始在社会上越传越远。
1965年,我又在第九期《中医杂志》发表了《治疗脱疽的经验体会》的文章,引起了中医学术界的重视,坚定了我继承老师学术经验的勇气和信心。我把周连三的学术经验和自己的临床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撰写的学术论文先后在《中医杂志》《上海中医药杂志》等杂志发表。50余年来,我先后在国家级杂志、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
临床辨析 分型组方
1969年5月,周连三去世后,我担负起了脱疽科科主任的重任。
经过长期的临床研究,分类治疗的效果高于传统的一人一方的方药。阳虚型的病人采用温经散寒、益气通络的治疗方法;热毒型的病人采用清热解毒、化湿行痹的治疗方法;气虚血瘀型的病人采用益气固正、补阴活络的治疗方法;阴阳俱虚型的病人采用益气养阴、补阳活络的治疗方法。这些方法极易推广应用,并且每个类型又固定了方剂。这些方药经过不断筛选,剂量经过不断增减,符合中医的辨证施治,治疗效果明显。同时,经过我在临床的科研观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血栓性静脉炎、红斑性肢痛症、糖尿病坏疽、动脉硬化闭塞症、多发性大动脉炎、雷诺氏病、栓塞性坏疽也都有了明确的诊断推理和治疗方案。
受命攻关 突破疑难
1978年,经河南省卫生厅专家对邓县中医院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疗效进行考察后,认定我在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开拓了新领域,获得了新突破。于是,将温阳法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研究课题下达给医院,我被指令担任课题负责人。
在进行“温阳法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科研项目中,我把传统中医和现代检验设备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微循环检测仪、血液流变检测仪、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等现代科学技术和仪器的使用,融入传统中医药科研命题中。把现代的科学检测结果同中医的望、闻、问、切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分析、对照和甄别,对中医的固定方剂,进行修订、补充和完善,从而使中医真正做到辨证施治。
临床观察和临床检测数据表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主要病机为阳虚和血瘀,于是,我根据“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的原则,提出温阳益气,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法。
在临床研究中,我发现炮附片有温阳散寒,回阳救逆之功,可温阳气,散阴寒;黄芪有利水消肿、托毒之功,可利阴水,泄大邪,能活血生血,取其气行则血行之意。二者为新拟的处方中必用之品,而且量宜大,方能显出较好的疗效。而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水蛭中含有水蛭素,水蛭素能阻止凝血酶对纤维蛋白的作用,并具有扩张毛细血管,阻碍血液凝固的功能,故方中加用水蛭以破血逐瘀。
上一篇:中医药文化成为河北亮丽名片
下一篇:健康过中秋 中秋食俗考究
近期更新
- 元宵节养生之民俗活动
- 立冬“补冬”习俗有哪些
- 七月十五中元鬼节传说及生活习俗
- 重阳节习俗吃什么美食
- 清虚静定,并非教人去世离俗
-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仁、和、精、诚”
- 传统中国医药包括三个部分
- 河南中医学院展示中医药文化
- 首都国医名师许彭龄 理论体系和学术思想
- 著名中医临床家王嘉麟 独特的治疗体系
- 中国文化以和为本
- 中医文化颂
- 春分饮食养生习俗 吃春菜和糕点
- 清明习俗中的养生之道:外出踏青好处多
- 中国传统文化与营养学的发展
- 谷雨的饮茶习俗
- 五行养生格言
- 立冬吃什么好 立冬习俗大盘点
- 国医大师张琪话膏方
- 秋季养生保健常识 看“秋冻”是否合适你?
- 发掘李时珍文化 弘扬中医药国粹
- 中医药文化同道家哲学思想的渊源
- 道家哲学思想与中医药文化
- 大国医朱丹溪 辨治喘证
- 中国“国医”
- 内经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 探讨中医药文化的翻译
- 秋季养生 一些民谚勿盲从
- 长沙马王堆中医药文化
- 梳理文化的主脉:聚精、养气、存神
- 中医药文化核心文化之内涵
- 国医大师朱良春临证精华
- 朱师《劝学篇》记录
- 标新立异的中医文化建设
- 祖国医学论年老血衰
- 中医药文化之核心价值体现
- 《道德经》讲天、讲地、讲自然
- 药量改变而方名主治各异
- 国医大师颜德馨用药配伍经验总结
- 勤问勤写 重视实践 崇尚创新
- 国医大师李振华健脾疏肝疗胃病
- 中医是中华文化传承
- 中医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
- 中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 国医大师陆广莘医学思想的形成
- 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与普及
- 习俗中巧妙运用中医药
- 对中医药文化进行文化学解构
- 什么是中医药文化呢?
- 中医药文化研究者当自觉、自信、自强、自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