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人 以报育人
《山东中医药大学报》改版之际,国医大师张灿玾教授“弘扬优秀文化,培养合格人才”的亲笔寄语,知名学者祝世讷教授“高帆再扬,迎潮续航新征程”的激情美文,“讲好山中医故事,传播好山中医声音”的评论员文章,让大家欣喜不已;丰富的内容,精彩的文章,大气的版面,细致的印刷,让大家耳目一新。
山东中医药大学作为全国最早创立的8所中医药院校之一,在近60年的办学过程中,始终浸润着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和齐鲁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不断积淀着具有鲜明中医药特色和齐鲁文化特色的历史文化底蕴。《山东中医药大学报》自1985年4月创刊以来,以弘扬优秀中医药文化为己任,着力打造具有鲜明中医特质的专栏,努力讲好山东中医药大学的文化故事,传播好山东中医药大学的文化声音,谱写好山东中医药大学的文化图谱。
打造”三医”栏目 努力传承中医药文化
《山东中医药大学报》创刊以来,以育人为根本,围绕“医家”“医籍”“医话”,开设了近20个特色鲜明的品牌专栏。
“医家”。“名医百家”专栏从创刊号始即创办,邵冠勇、丛林、田代华三位功底深厚、学识渊博、在全国同行中享有盛誉的教授,以“众甫”为笔名,一起主持该专栏,历时十载,陆续刊发了扁鹊、华佗、张仲景、王叔和、孙思邈、李时珍等100位历代中医药名家的生平简历、学术思想和临床成就等,考据确凿充分,内容详实全面,语言质朴平实,激发了学生们学习中医的热情,广受好评。
“医籍”。文以载道,中医之道载于历代医籍。学好中医的关键即在于多读医书多临证。但中医古籍皆为文言文,晦涩难懂。创刊初期,学校八老之一、全国著名中医医史文献专家徐国仟教授率先主持开办了“中医古籍选介”专栏,连续近十载,文脉清晰,文风淳朴,文辞严谨,为学生们启蒙中医、爱好中医、学好中医起了很大的作用。近年来,全国“中医文化科普专家”、省高校“道德标兵”刘更生教授主持开设了“医籍漫话”专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百余部中医经典古籍,也深受学子热捧。
“医话”。“医林史话”“医苑滴翠”“医案点评”“红楼医事”“蕙苑食话”“灵卢医话”“药苑平谈”,一个个精彩巧妙、特色鲜明的专栏名称足以吸引读者的关注,更何况主持人均为国内知名的中医大家和学术精英。泰山学者王振国教授、文化科普专家刘更生教授以“蓬寿仁”(蓬莱、寿光人,取两人籍贯之意)为名主持“医林实话”多年;中医药专家张殿民教授的“医苑滴翠”精致有趣;颇有社会影响力、经常在电视台做中医文化传播节目的郭瑞华教授的“红楼医事”“蕙苑食话”吸引了一大批粉丝;已出版5部专著的的青年才俊张效霞副教授开设的“灵卢医话”,集知识与智慧于一文,广受赞誉;“药苑平谈”是丁兆平教授的专栏,历时逾十载,刊发的百余篇中医药文化美文,2016年初由人民卫生出版社结集出版。
这些专栏,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指引了广大中医学子的求学之路,使学生对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增加了学好中医的乐趣和信念。一篇篇妙趣横生、寓教与乐的短文,更像一首首文化的诗篇,为每一期的《山东中医药大学报》增添了独有的文化韵味。
国医大师宝刀不老 鼎力传授中医药文化
张灿玾教授是全国著名中医医史文献专家,他一生致力于继承与弘扬中医药文化,对《山东中医药大学报》的建设发展始终给予鼎立支持。1985年创刊号上,他不仅题词,而且赋诗一首予以鼓励。30年来,张老为《山东中医药大学报》撰写学术文章、回忆散文、诗词歌赋、书法篆刻等逾100余篇(幅),为该报传播中医药文化作出了突出贡献。2016年初,《山东中医药大学报》由四开四版周报改为对开四版周报,87周岁的张老欣然为该报改版题词,亲笔挥就“弘扬优秀文化,培养合格人才”,并主动为新版提供长篇回忆文章“从向克游击队到山东中医学院初具规模”,以六千余字长文详细叙述了学校建校初期的事业发展。
注重细节 倾力传播中医药文化
上一篇:古代疾病预防与民间习俗
下一篇:齐鲁文化与中医药文化相映成辉
近期更新
- 元宵节养生之民俗活动
- 立冬“补冬”习俗有哪些
- 七月十五中元鬼节传说及生活习俗
- 重阳节习俗吃什么美食
- 清虚静定,并非教人去世离俗
-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仁、和、精、诚”
- 传统中国医药包括三个部分
- 河南中医学院展示中医药文化
- 首都国医名师许彭龄 理论体系和学术思想
- 著名中医临床家王嘉麟 独特的治疗体系
- 中国文化以和为本
- 中医文化颂
- 春分饮食养生习俗 吃春菜和糕点
- 清明习俗中的养生之道:外出踏青好处多
- 中国传统文化与营养学的发展
- 谷雨的饮茶习俗
- 五行养生格言
- 立冬吃什么好 立冬习俗大盘点
- 国医大师张琪话膏方
- 秋季养生保健常识 看“秋冻”是否合适你?
- 发掘李时珍文化 弘扬中医药国粹
- 中医药文化同道家哲学思想的渊源
- 道家哲学思想与中医药文化
- 大国医朱丹溪 辨治喘证
- 中国“国医”
- 内经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 探讨中医药文化的翻译
- 秋季养生 一些民谚勿盲从
- 长沙马王堆中医药文化
- 梳理文化的主脉:聚精、养气、存神
- 中医药文化核心文化之内涵
- 国医大师朱良春临证精华
- 朱师《劝学篇》记录
- 标新立异的中医文化建设
- 祖国医学论年老血衰
- 中医药文化之核心价值体现
- 《道德经》讲天、讲地、讲自然
- 药量改变而方名主治各异
- 国医大师颜德馨用药配伍经验总结
- 勤问勤写 重视实践 崇尚创新
- 国医大师李振华健脾疏肝疗胃病
- 中医是中华文化传承
- 中医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
- 中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 国医大师陆广莘医学思想的形成
- 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与普及
- 习俗中巧妙运用中医药
- 对中医药文化进行文化学解构
- 什么是中医药文化呢?
- 中医药文化研究者当自觉、自信、自强、自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