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传统是中医学术的源头与底蕴
●近代西医对中医诊疗方法产生了极大影响。无数中医从临床实践出发,深悟经典之奥理,兼容新知,使中医药学在医疗实践中充分发挥了其自身的优势,并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中医学追求的是“顺应自然——身心健康——适应社会”这样一种整体和谐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先进性和生命力。
2010年6月20日,习近平出席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中医孔子学院授牌仪式时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深入研究和科学总结中医药学对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我国医疗工作的现状主要是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并存,其中西医以力量最为强大。近百年来西医由传入、发展、壮大到上升为主导地位,但并没有导致中医学的覆灭与消亡,而是有所发展,其原因何在,同时又对未来的发展有何启迪?值得深入思考。
千百年来,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过巨大贡献,然而近百年来,随着西方医学的传入和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中医学的发展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对此,有不少学者认为中医有迅速蜕变和消亡的趋势。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中医学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也具有吐故纳新而发展的一面。这种兼容新知、与时俱进,仍不失为中医学发展的主流。本文通过对近百年中医学术继承与发展的因素、方法、条件、方向、成就及众多医家学术经验等方面的探讨,从中医学发展的底蕴、源泉、途径、模式四个方面揭示中医学术继承与发展规律,以期对中医学术未来的发展有所启示。
底蕴:中国文化传统
中国文化传统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它的起源和积淀经历过漫长岁月,并且始终影响着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特色和优势的中医药学,无论是其众多的医疗技术发明或是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形成,都以这一文化背景为底蕴。医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但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认识,中医药学首先是一门人文科学,其次是一门具体的自然科学,或者说是一门兼有人文科学特性和自然科学属性的交叉产物。可以认为,中国文化传统就是中医药学理论成型和发展的根基。深入探索文化和中医药学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在新的条件下继承发扬中国文化传统之优势,促进中医药事业的振兴与发展。
中国文化传统
中国文化传统的概念
文化,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态,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
中国文化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疆域内,从古至今、世代相传的,以汉族为主体的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具有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共同民族特点。传统是指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
中国文化传统是指在中国文化历史发展过程中,自夏、商、周以来至鸦片战争前,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的文化(有的认为可延至“五四”新文化运动前),是由历史沿革而来的,世代相传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
中国文化传统的精神
中国文化传统是在中国特定的地理、经济和社会指导下形成和发展的,其核心精神为“致中和”。这种中和精神,是中国古代人追求的最高目标、最高境界。它具体体现在对人与自然关系、人与社会关系的认识上。
在人与自然关系上,就是要做到“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文化传统精神的主导观念。无论儒、道、佛、墨,还是法、兵、农、医等各家,均以“天人合一”为出发点和归宿。
在人与社会关系上,就是要做到人伦和谐,即人际关系融洽、和谐、和睦,以和为贵,即“人和” 这种中和精神,培养了中华民族仁爱温良,平和宽大的品格,反映了中华民族崇尚团结,热爱和平的价值观念。
中国文化传统的特征
整体性 中国文化传统把宇宙看成是一个“天人合一”的和谐整体,人—自然—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善于从整体上认识世界,把握事物,重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发展,具有强烈的整体意识。这就是中国文化传统的整体观念。
上一篇: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观点
下一篇:拜访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记
近期更新
- 元宵节养生之民俗活动
- 立冬“补冬”习俗有哪些
- 七月十五中元鬼节传说及生活习俗
- 重阳节习俗吃什么美食
- 清虚静定,并非教人去世离俗
-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仁、和、精、诚”
- 传统中国医药包括三个部分
- 河南中医学院展示中医药文化
- 首都国医名师许彭龄 理论体系和学术思想
- 著名中医临床家王嘉麟 独特的治疗体系
- 中国文化以和为本
- 中医文化颂
- 春分饮食养生习俗 吃春菜和糕点
- 清明习俗中的养生之道:外出踏青好处多
- 中国传统文化与营养学的发展
- 谷雨的饮茶习俗
- 五行养生格言
- 立冬吃什么好 立冬习俗大盘点
- 国医大师张琪话膏方
- 秋季养生保健常识 看“秋冻”是否合适你?
- 发掘李时珍文化 弘扬中医药国粹
- 中医药文化同道家哲学思想的渊源
- 道家哲学思想与中医药文化
- 大国医朱丹溪 辨治喘证
- 中国“国医”
- 内经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 探讨中医药文化的翻译
- 秋季养生 一些民谚勿盲从
- 长沙马王堆中医药文化
- 梳理文化的主脉:聚精、养气、存神
- 中医药文化核心文化之内涵
- 国医大师朱良春临证精华
- 朱师《劝学篇》记录
- 标新立异的中医文化建设
- 祖国医学论年老血衰
- 中医药文化之核心价值体现
- 《道德经》讲天、讲地、讲自然
- 药量改变而方名主治各异
- 国医大师颜德馨用药配伍经验总结
- 勤问勤写 重视实践 崇尚创新
- 国医大师李振华健脾疏肝疗胃病
- 中医是中华文化传承
- 中医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
- 中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 国医大师陆广莘医学思想的形成
- 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与普及
- 习俗中巧妙运用中医药
- 对中医药文化进行文化学解构
- 什么是中医药文化呢?
- 中医药文化研究者当自觉、自信、自强、自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