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的湖湘精神
8月8日,孙光荣、熊继柏两位国医大师同时被聘为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终身教授。这既是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深入实施人才强院战略、提升医院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的大喜事,也是两位大师恪尽职守、鞠躬尽瘁,为医院发展贡献自己一份心力的具体体现。
湖湘人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精神由此可见。
第二届国医大师孙光荣
第三届国医大师熊继柏
“7856部队”诞生两位大家
1978年9月,中共中央颁发了对中医药事业影响巨大的[1978]56号文件。当时主持中央工作的邓小平同志亲笔为文件批示:“要为中医创造良好的发展与提高的物质条件”。
这个发展中医事业的历史性文件下发之后,在中医界引起强烈反响,全国各地纷纷响应,选拔了一批具有真才实学的中医药人才,改变了中医药事业和几万名中医药人员的命运。
时隔40年,这支被称为中医“7856部队”诞生了两位大家,他们同为湖南人,一位是2013年获选第二届国医大师的孙光荣,一位是2017年获选第三届国医大师的熊继柏。
当时在浏阳县工作的孙光荣以全县第一名成绩被录取,分配到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理论研究室,跟师著名中医药学家李聪甫。
当时在石门县行医的熊继柏没有意向参加考试,但有位名老中医用1元钱帮他报了名。数年后,回忆起改变自己人生的那一幕,熊继柏依然记得很多细节,“我稀里糊涂参加了考试,还考了个最好成绩,并调到湖南中医学院工作。”
熊继柏的答卷里,有一篇3千字的论文,大量引经据典,有理有据,并获得了最好名次。如今,这篇论文仍在他的博士生中间传阅。
心忧天下厚德济生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忠言商国是,仁术济民康。”这是革命先贤王首道对孙光荣的评价。多年来,孙光荣提炼“以人为本,效法自然,和谐平衡,济世活人”的核心理念,身体力行弘扬中医药文化;从事中医临床50余年,主张“业医先为人,为人先立本,本立而道生。”这个“本”,就是“仁心”,要求医者要像孝敬父母、友爱兄弟那样对待患者。
他创立了“中和医派”,擅长中医内科、妇科疑难杂症,对情志病以及中医养生亦有造诣,达到“心中有大法,笔下无死方”的境界。
孙光荣曾说,9岁开始学医那一年,就燃三炷香向观音菩萨、向父亲跪立誓言:此生绝不收受任何人的礼金、礼品,否则处方不灵。从此,他尊奉“大医精诚”而执业,德业双修,从而到达德业双馨。
2016年初秋,孙光荣在为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拍摄宣传片时强调,中医是在形神合一、天人合一的理论指导下,通过四诊来采集临床信息,然后四诊合参,辨证论治,确定治则治法以后,采用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法来进行预防、治疗和康复的医学行为。只抄一个方,学一个方,治一个病,那只能成为医匠,不是苍生大医。他希望年轻的临床大夫,在继承“术”的同时,一定要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的修养,即“德”的修养。有“德”有“术”,才能救助百姓成为大医。
“杏林丛中一老骥,勤勉艰辛步古稀,千里征程任重远,励志期颐奉国医。”这是熊继柏在70岁生日时写下的自勉诗,说要为中医药事业干到100岁。熊继柏说,医者行善积德,要有菩萨心肠。因此,他看病特别照顾六种人:抬担架或坐轮椅的危重病人;残疾人;八十岁以上老人和三岁以下小孩;癌症等重症患者;从外省来的患者;边远山区来的,尤其是农村来的患者,再苦再累也要看完。
同时,他认为,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在于过硬本领。几十年来,他坚持辨证施治的基本法则,坚持理法方药的基本步骤,从而达到“辨证如理乱丝,用药如解死结”,屡屡创造奇迹。一位肺癌出现脑转移,站不稳、头昏头痛剧烈的患者找他诊治。熊继柏用扶正益气与化痰祛瘀贯穿于治疗始终。熊继柏记得,病人第一次是被人“抬”进诊室的,第二次是被“扶”进来的,第三次是亲友“陪”着来的,第四次却是自己“走”来的。
上一篇:公民对中医药文化知识的认知度
下一篇:颜德馨 首届国医大师 膏方亦是方
近期更新
- 元宵节养生之民俗活动
- 立冬“补冬”习俗有哪些
- 七月十五中元鬼节传说及生活习俗
- 重阳节习俗吃什么美食
- 清虚静定,并非教人去世离俗
-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仁、和、精、诚”
- 传统中国医药包括三个部分
- 河南中医学院展示中医药文化
- 首都国医名师许彭龄 理论体系和学术思想
- 著名中医临床家王嘉麟 独特的治疗体系
- 中国文化以和为本
- 中医文化颂
- 春分饮食养生习俗 吃春菜和糕点
- 清明习俗中的养生之道:外出踏青好处多
- 中国传统文化与营养学的发展
- 谷雨的饮茶习俗
- 五行养生格言
- 立冬吃什么好 立冬习俗大盘点
- 国医大师张琪话膏方
- 秋季养生保健常识 看“秋冻”是否合适你?
- 发掘李时珍文化 弘扬中医药国粹
- 中医药文化同道家哲学思想的渊源
- 道家哲学思想与中医药文化
- 大国医朱丹溪 辨治喘证
- 中国“国医”
- 内经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 探讨中医药文化的翻译
- 秋季养生 一些民谚勿盲从
- 长沙马王堆中医药文化
- 梳理文化的主脉:聚精、养气、存神
- 中医药文化核心文化之内涵
- 国医大师朱良春临证精华
- 朱师《劝学篇》记录
- 标新立异的中医文化建设
- 祖国医学论年老血衰
- 中医药文化之核心价值体现
- 《道德经》讲天、讲地、讲自然
- 药量改变而方名主治各异
- 国医大师颜德馨用药配伍经验总结
- 勤问勤写 重视实践 崇尚创新
- 国医大师李振华健脾疏肝疗胃病
- 中医是中华文化传承
- 中医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
- 中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 国医大师陆广莘医学思想的形成
- 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与普及
- 习俗中巧妙运用中医药
- 对中医药文化进行文化学解构
- 什么是中医药文化呢?
- 中医药文化研究者当自觉、自信、自强、自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