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名师学术经验传承《本草中国》《名中医谈发扬中医》

5月19日,清悠易水河畔,险峻狼牙山下, 96岁高龄的国医大师路志正率领传承人队伍,在中医易水学派的发源地河北省易县举办的“国医名师学术经验传承讲习班”上,亲授易水学派学术思想和路氏流派学术精华,倡导王道医学思想,针对当今乱开药味多、用量大的大处方现象,建议用药要轻灵活泼。

国医大师路志正传承研究易水学派造诣颇深,以整体观、恒动观为指导,提出独特的调理脾胃理论,善用轻清展气之品调节气机。路老精神矍铄,思维敏捷,他说当今临床“有些药方用药太多,三四十味,一服药重达几斤”,这样药味过多过杂,药量过大,一是浪费药材,二是量大药杂味厚气雄,脾胃难以运化,人会不伤于病而伤于药,同时还会增加病人经济负担。他呼吁:“药不在多而在精,量不在大而在能中病,贵在恰中病机。我与大家共同学习易水学派轻灵活泼的特点,真正学好中医为病人服务。”

讲习班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河北省易县中医院、北京路志正中医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旨在传承国医名师和易水学派学术思想。国医大师张学文、唐祖宣和河北省名老中医刘亚娴等前来助阵,善治急症、脑病的张学文讲授了中风病的辨治康复经验。唐祖宣不仅讲了温阳法的临床运用,还介绍了自己著书立说、建言献策助推中医药发展的心得。刘亚娴以自己临证体会为例,畅谈学习路志正学术思想的感想。来自北京、广东、湖南、河北等地的弟子讨论了总结路氏流派学术思想的计划和方案。

课下,路志正放弃休息,询问新老弟子学习和临床中遇到的问题,鼓励他们自立、自强、自尊、自爱,扎实学习,发扬光大中医。年近百岁国医大师的希望和嘱托,大大鼓舞了参会的老中青中医。

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根据《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评审命名管理办法》和《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申报评审工作的通知》要求,委托江苏、浙江、山东、湖南4省中医药管理局,对辖区内命名满5年的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进行了复审。

该局认为江苏省常州市,浙江省湖州市、绍兴市,山东省威海市,湖南省湘潭市等5个市达到了合格标准,确认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2019年再次接受复审。

中医药文化纪录片《本草中国》CSM35城首播收视率达0.914%,超过2014年央视一套《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平均收视0.590%和首播收视0.654%,并超过多档综艺,被誉为“中医药版《舌尖》”。

据CSM35城5月20日数据,该节目每分钟收视持续走高,片尾高达1.218%,尤其受女性、35~54岁、高收入人群喜爱。此外,该片网络好评如潮,当晚“本草中国”话题冲到微博疯狂综艺季榜首,阅读量达6963.9万。

5月23日,北京时间15时30分,第69届世界卫生大会在瑞士日内瓦开幕。中国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主持开幕式。

世界卫生组织全部成员国将于会议期间围绕卫生应急、慢性病防控、传染病防控、儿童用药安全可及、世卫组织改革等议题进行磋商。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在大会致辞中说,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是推动卫生工作的一大机遇,以此为背景进一步推动正在进行的世卫治理改革。

李斌在主持开幕式时邀请各国代表参加由中国政府与世界卫生组织共同举办,将于今年11月21~24日在中国上海召开的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主题为“可持续发展中的健康促进”。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社会上对健康养老服务的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样化发展态势。近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成立医养结合专业委员会,以搭建医养结合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国际化平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博物馆副馆长张雪亮当选会长。

“希望研究在当前体制下怎么发展医养结合,哪些医养结合模式能满足百姓需求,百姓又负担得起。”世界中联创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振吉在专委会成立大会上表示,要把该会建成医养结合学科建设、协同创新、标准制定的孵化器以及学术骨干、领军人才和学术品牌的摇篮。

全国老龄办巡视员、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曾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李大宁等出席会议。

日前,北京市与河南省南阳市“京宛中医药协作项目签约仪式”在南阳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