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中壮族民俗药用防病养生法
桂中地区,位于广西中部偏北。在 这二万六干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森 林茂密,动物繁多,药物资源十分丰 富,给壮族人民的预防保健、药物养生 带来得天独厚的条件。笔者多年行医 于壮乡,发现壮族人民诸多方面的民 俗药用防病养生方法,现介绍如下。
一、节日民俗药用防病养生
1.春节期间,用石菖蒲水浸泡白 馍。制法是:先以糯米蒸饭,熟后舂成 白馍,待白馍冷硬后,放入水缸中,加 水盖过馍面,每50升水加入袋装石菖 蒲100~150克,浸泡。吃时,把白馍捞 出煮糖水或煎吃。
2.二月初一的鸡矢叶糕。制法是: 以鸡矢藤叶100克和2千克糯玉米头 或糯米混合磨细,蒸糕吃。
3.三月清明的黄花糯米饭。制法 是:先以黄花加水煮沸后,取黄花水煮 糯米饭吃(此处黄花即密蒙花)。
4.四月初八韭菜炒糯米饭。制法 是:先炒韭菜,待熟后再加糯米饭同炒 吃。同时这一天,家家户户在门边插上 枫木枝叶。
5.五月端午节,包白花丹和韭菜粽 粑,饮草果液,饮雄黄酒,把雄黄粉洒 在居室的周围,同时人人身上背挂有 雄黄粉药袋。在这一天,还要用大风 艾、小占、五加皮、红杜仲、穿破石、走 马胎、宽筋藤、当归藤、钩藤、五指毛桃 根、大血藤等中草药煎汤熏冼全身,可 舒筋活络,除湿去痹痛。
二、婚娶办席民俗药用养生
壮族人民男婚女嫁时,都有一定 的仪式,尤其男方举行婚礼时,餐桌 上每人各备有一个大槟榔,席后人 人嚼槟榔以祛瘴疠、消酒谷、治腹胀 等症。
三、小儿民俗药用防病养生
小儿降生时,便在产房中焚烧苍 术,祛邪气,防外感;同时以开水浸泡 川连给新生儿频频含咽,以治胎毒; 新生儿满月外出,身边常常插上桃枝 以祛邪气;小儿满岁,婆家习送项 圈、麒麟、铜人、铜锁等物以保安康; 小儿走魂(疳积证),壮医除常针刺 四逢穴治疗外,同时佩戴药袋(内装 六月雪、朱砂、白术、五指毛桃根等 药),使魂归身。
四、老年民俗药用防病养生
壮族人民年过六十岁,每人习备 一坛命粮。出嫁的女儿,每人每月需送 一些白米和鸡蛋回家作为命粮,以示 孝敬老人。年过六十岁的老人,每月初 ·和十五各煮一次命粮饭吃,饭上蒸 有一个鸡蛋加适量的蜜糖送服。
五、民俗药用防病养生歌括
壮族人民喜歌爱舞,壮族山歌久 负盛名。壮乡人常常把前人传下来的 民俗药用防病养生方法编成歌括传 唱,或是把歌括织在壮锦上,一代代 传唱。
春节菖蒲温辛香.内服外浴效验彰,
四肢湿痹屈难伸.耳呜头风五劳伤。
菖蒲能祛瘟虐瘴,咳逆上气用亦良,
常服骨坚颜面艳.延年益寿百年长。
二月初一鸡矢糕.四肢湿痹预防好.
三月清明黄花饭.肝炎目赤治效高。
四月初八枫木香.枫枝插门户户倡:
糯米饭同韭菜炒.不畏湿气与岚瘴。
五月端午用雄黄.疗癣鼠瘘痔疽疮,
雄黄早晚背身上.诸虫蛇毒不敢伤。
白花韭菜粽粑香,草果浸液祛虐瘴;
小占五加诸壮药.熏洗除湿去痹良。
婚娶办席需槟榔,酒后代茶以御瘴,
醒之能醉醉能醒.健脾和中补劳伤。
小儿降生烧苍术.川连频咽时时知;
满岁防病铜锁住.外出祛邪插桃枝。
六十老人备命粮.初一十五食安康:
鸡子蜜糖蒸饭上.久服强身百年长。 (莫应武)
一、节日民俗药用防病养生
1.春节期间,用石菖蒲水浸泡白 馍。制法是:先以糯米蒸饭,熟后舂成 白馍,待白馍冷硬后,放入水缸中,加 水盖过馍面,每50升水加入袋装石菖 蒲100~150克,浸泡。吃时,把白馍捞 出煮糖水或煎吃。
2.二月初一的鸡矢叶糕。制法是: 以鸡矢藤叶100克和2千克糯玉米头 或糯米混合磨细,蒸糕吃。
3.三月清明的黄花糯米饭。制法 是:先以黄花加水煮沸后,取黄花水煮 糯米饭吃(此处黄花即密蒙花)。
4.四月初八韭菜炒糯米饭。制法 是:先炒韭菜,待熟后再加糯米饭同炒 吃。同时这一天,家家户户在门边插上 枫木枝叶。
5.五月端午节,包白花丹和韭菜粽 粑,饮草果液,饮雄黄酒,把雄黄粉洒 在居室的周围,同时人人身上背挂有 雄黄粉药袋。在这一天,还要用大风 艾、小占、五加皮、红杜仲、穿破石、走 马胎、宽筋藤、当归藤、钩藤、五指毛桃 根、大血藤等中草药煎汤熏冼全身,可 舒筋活络,除湿去痹痛。
二、婚娶办席民俗药用养生
壮族人民男婚女嫁时,都有一定 的仪式,尤其男方举行婚礼时,餐桌 上每人各备有一个大槟榔,席后人 人嚼槟榔以祛瘴疠、消酒谷、治腹胀 等症。
三、小儿民俗药用防病养生
小儿降生时,便在产房中焚烧苍 术,祛邪气,防外感;同时以开水浸泡 川连给新生儿频频含咽,以治胎毒; 新生儿满月外出,身边常常插上桃枝 以祛邪气;小儿满岁,婆家习送项 圈、麒麟、铜人、铜锁等物以保安康; 小儿走魂(疳积证),壮医除常针刺 四逢穴治疗外,同时佩戴药袋(内装 六月雪、朱砂、白术、五指毛桃根等 药),使魂归身。
四、老年民俗药用防病养生
壮族人民年过六十岁,每人习备 一坛命粮。出嫁的女儿,每人每月需送 一些白米和鸡蛋回家作为命粮,以示 孝敬老人。年过六十岁的老人,每月初 ·和十五各煮一次命粮饭吃,饭上蒸 有一个鸡蛋加适量的蜜糖送服。
五、民俗药用防病养生歌括
壮族人民喜歌爱舞,壮族山歌久 负盛名。壮乡人常常把前人传下来的 民俗药用防病养生方法编成歌括传 唱,或是把歌括织在壮锦上,一代代 传唱。
春节菖蒲温辛香.内服外浴效验彰,
四肢湿痹屈难伸.耳呜头风五劳伤。
菖蒲能祛瘟虐瘴,咳逆上气用亦良,
常服骨坚颜面艳.延年益寿百年长。
二月初一鸡矢糕.四肢湿痹预防好.
三月清明黄花饭.肝炎目赤治效高。
四月初八枫木香.枫枝插门户户倡:
糯米饭同韭菜炒.不畏湿气与岚瘴。
五月端午用雄黄.疗癣鼠瘘痔疽疮,
雄黄早晚背身上.诸虫蛇毒不敢伤。
白花韭菜粽粑香,草果浸液祛虐瘴;
小占五加诸壮药.熏洗除湿去痹良。
婚娶办席需槟榔,酒后代茶以御瘴,
醒之能醉醉能醒.健脾和中补劳伤。
小儿降生烧苍术.川连频咽时时知;
满岁防病铜锁住.外出祛邪插桃枝。
六十老人备命粮.初一十五食安康:
鸡子蜜糖蒸饭上.久服强身百年长。 (莫应武)
上一篇:国医大师朱良春逝世一周年纪念
下一篇:立夏民间习俗有哪些?
近期更新
- 元宵节养生之民俗活动
- 立冬“补冬”习俗有哪些
- 七月十五中元鬼节传说及生活习俗
- 重阳节习俗吃什么美食
- 清虚静定,并非教人去世离俗
-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仁、和、精、诚”
- 传统中国医药包括三个部分
- 河南中医学院展示中医药文化
- 首都国医名师许彭龄 理论体系和学术思想
- 著名中医临床家王嘉麟 独特的治疗体系
- 中国文化以和为本
- 中医文化颂
- 春分饮食养生习俗 吃春菜和糕点
- 清明习俗中的养生之道:外出踏青好处多
- 中国传统文化与营养学的发展
- 谷雨的饮茶习俗
- 五行养生格言
- 立冬吃什么好 立冬习俗大盘点
- 国医大师张琪话膏方
- 秋季养生保健常识 看“秋冻”是否合适你?
- 发掘李时珍文化 弘扬中医药国粹
- 中医药文化同道家哲学思想的渊源
- 道家哲学思想与中医药文化
- 大国医朱丹溪 辨治喘证
- 中国“国医”
- 内经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 探讨中医药文化的翻译
- 秋季养生 一些民谚勿盲从
- 长沙马王堆中医药文化
- 梳理文化的主脉:聚精、养气、存神
- 中医药文化核心文化之内涵
- 国医大师朱良春临证精华
- 朱师《劝学篇》记录
- 标新立异的中医文化建设
- 祖国医学论年老血衰
- 中医药文化之核心价值体现
- 《道德经》讲天、讲地、讲自然
- 药量改变而方名主治各异
- 国医大师颜德馨用药配伍经验总结
- 勤问勤写 重视实践 崇尚创新
- 国医大师李振华健脾疏肝疗胃病
- 中医是中华文化传承
- 中医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
- 中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 国医大师陆广莘医学思想的形成
- 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与普及
- 习俗中巧妙运用中医药
- 对中医药文化进行文化学解构
- 什么是中医药文化呢?
- 中医药文化研究者当自觉、自信、自强、自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