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好人文化”建设 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医院
为大力弘扬“好人文化”,积极营造“学好人、做好人、敬好人”的良好风尚,日前,江苏省涟水县中医院连续发出了系列评选和奖励方案,采取多种举措推进医院“好人文化“建设。
医院积极发现、培育和大力宣传“涟水中医院好人”。在医院院区的醒目位置,专门设立了好人榜和好人事迹宣传栏,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在电子屏上滚动展示“好人”评选标语和好人事迹,各科室设立专门的好人事迹宣传板块,并广泛利用微信、“掌上涟水”、手机报等形式广泛宣传“身边好人好事”。
医院还开展一系列活动,积极营造“好人文化“氛围。开展“好人就在身边”道德讲堂活动,发现、选树、宣传一批身边典型,推动全院形成“当好人、做好人”的良好风尚。积极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通过发动广大职工,踊跃推荐、评议医疗活动中发生的感人事迹,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促进好人好事不断涌现,真正使广大职工的思想境界、道德水平、精神风貌与市级文明单位的要求相适应 。
为了激励职工争当好人、争做好事,医院出台了一系列保障和鼓励措施。例如,把争当好人、争做好事作为考核评价全院干部职工的重要依据,作为入党、评先评优和后备干部推荐的重要标准。医院还规定,把“好人”评选工作纳入科室年终质量考核,凡年内科室没有人员上“好人”榜的,科室不得参与当年医院及其以上范围的集体评先评优。此外,“好人”评选结果将纳入医院行风建设考核及“和谐科室”“幸福科室”创建评比内容。(王敏)
日前,记者来到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采访时看到,虽然气候寒冷异常,但是前来该院就诊的患者依然熙熙攘攘,所有病区都住满了病人,几乎各个病区的楼道都有加床。
据该院院长王立新介绍,这两年沧州中西医结医院的发展势头很猛,全院2058张病床已经远远满足不了住院病人的需要,2015年医院病床使用率高达132%,2015年医院门诊人次138.4万人次,同比增长7.79%。医院在中国地方城市医院竞争力排名中进入100强。
医院能够取得这样的快速发展,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得益于医院主动与京津多家名院携手合作,进行技术对接,提升了诊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吸引了本市和周边许多患者前来就医。
协同发展建名科
肿瘤学科群是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强势学科,为了把这一学科群进一步做强,医院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主动寻求京津强家高手,通过整合多方医疗资源,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医院主动与素有“我国肿瘤学科发祥地”之称、我国最大的肿瘤防治研究基地之一的天津市肿瘤医院协商成立天津市肿瘤医院沧州分院,并于2014年6月在医院挂牌“沧州市中西医结合肿瘤医院”。根据合作协议,天津市肿瘤医院在每个月最后一周的周六选派不同专业的专家前来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坐诊、疑难病例会诊等。据统计,自2014年8月以来,已邀请天津市肿瘤医院专家开展肿瘤专家会诊360次,会诊肿瘤患者3593人次,其中肿瘤多学科会诊16次,讨论疑难病例195例。
该院还与中国中医科学院肿瘤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望京医院、广安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等京津大医院结为合作医院或签署合作协议,邀请相关专家来院坐诊、会诊、查房,参加或指导手术,或开展远程会诊。据统计,2014年8月至今,该院已邀请其他医院专家396人,会诊病人4610例,开展手术209台。
此外,医院与国医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教授协商,于2015年8月在医院挂牌“石学敏院士工作站”暨“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沧州分中心”。自此,石学敏院士及其专家团队通过这个平台,采取专家门诊、业务查房、病例讨论、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指导医院的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
与京津名院的携手合作带动了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各科特别是肿瘤学科群技术水平的提升,医院肿瘤学科群的多学科会诊模式也已经初步形成。一些过去需要到北京、天津大医院诊治的重大难治性疾病,在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即可得到高水平诊治。
上一篇:少数民族食粽文化大观
下一篇:小年祭灶节有什么习俗、饮食讲究
近期更新
- 元宵节养生之民俗活动
- 立冬“补冬”习俗有哪些
- 七月十五中元鬼节传说及生活习俗
- 重阳节习俗吃什么美食
- 清虚静定,并非教人去世离俗
-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仁、和、精、诚”
- 传统中国医药包括三个部分
- 河南中医学院展示中医药文化
- 首都国医名师许彭龄 理论体系和学术思想
- 著名中医临床家王嘉麟 独特的治疗体系
- 中国文化以和为本
- 中医文化颂
- 春分饮食养生习俗 吃春菜和糕点
- 清明习俗中的养生之道:外出踏青好处多
- 中国传统文化与营养学的发展
- 谷雨的饮茶习俗
- 五行养生格言
- 立冬吃什么好 立冬习俗大盘点
- 国医大师张琪话膏方
- 秋季养生保健常识 看“秋冻”是否合适你?
- 发掘李时珍文化 弘扬中医药国粹
- 中医药文化同道家哲学思想的渊源
- 道家哲学思想与中医药文化
- 大国医朱丹溪 辨治喘证
- 中国“国医”
- 内经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 探讨中医药文化的翻译
- 秋季养生 一些民谚勿盲从
- 长沙马王堆中医药文化
- 梳理文化的主脉:聚精、养气、存神
- 中医药文化核心文化之内涵
- 国医大师朱良春临证精华
- 朱师《劝学篇》记录
- 标新立异的中医文化建设
- 祖国医学论年老血衰
- 中医药文化之核心价值体现
- 《道德经》讲天、讲地、讲自然
- 药量改变而方名主治各异
- 国医大师颜德馨用药配伍经验总结
- 勤问勤写 重视实践 崇尚创新
- 国医大师李振华健脾疏肝疗胃病
- 中医是中华文化传承
- 中医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
- 中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 国医大师陆广莘医学思想的形成
- 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与普及
- 习俗中巧妙运用中医药
- 对中医药文化进行文化学解构
- 什么是中医药文化呢?
- 中医药文化研究者当自觉、自信、自强、自谦